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0.32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小過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宵節的別稱。參見「元宵節」條。
燈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宵節時黏貼在花燈上,供人猜射的謎語。有時亦貼在牆上或掛在繩子上,猜中者多可獲致獎品。《紅樓夢》第二二回:「忽然人報,娘娘差人送出一個燈謎來,命你們大家猜。」亦稱「燈虎」、「文虎」。
雪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絹花裝成的花枝,為宋時元宵節婦女頭飾之一。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立春》:「府前左右,百姓賣小春牛,往往花裝欄坐,上列百戲人物,春幡雪柳,各相獻遺。」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寒食,指寒食節。元宵,指元宵節。全句比喻天天都像過節一樣,生活豪奢,無節制的尋歡作樂。元.白樸《梧桐雨》第一折:「寡人自從得了楊妃,真所謂朝朝寒食,夜夜元宵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合䘕衏中姊妹,也沒有一個不喜歡陳秀才的,好不受用!好不快樂!果然是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花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各種彩飾的燈。多指元宵節所懸掛供人欣賞各式的燈飾。《三國演義》第六九回:「六街三市,競放花燈,真個金吾不禁,玉漏無摧。」《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只見院內各色花燈閃灼,皆係紗綾札成,精緻非常。」
破鏡重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被俘虜,落入權貴人家。」為了希望將來兩人能再團圓,他把一面銅鏡分為兩半,一人保存一半,並約定每年的元宵節將破鏡拿到京城的市場去賣,當作兩人相見的信物。後來陳滅亡,兩人果然在戰亂中失散。徐德言照約定帶著半面銅鏡,在元宵節的時候到京城的市場叫賣。雖然他沒有見到樂昌公主,卻發現有一個僕役也在叫賣破銅鏡。徐德言款待他到自己住的地方,又拿自己的破鏡出來相合,果然是樂昌公主的半面破鏡。他才知道,原來樂昌公主已經成為隋朝功臣越國公楊素的寵妾。他很傷心,便在樂昌公主的那面破鏡上題了一首詩,意思是說雖然夫妻都還活著,卻再也無法團聚了。樂昌公主看了詩以後非常難過,再也不肯吃東西。楊素知道這件事情之後,非常感動,...
燈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陰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晚上,有張掛燈籠的習俗,故稱為「燈夕」。《宋史.卷二六五.呂蒙正傳》:「嘗燈夕設宴,蒙正待。」
燈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宵節觀賞花燈的集會。通常伴有舞龍舞獅、踩高蹺等民俗表演活動。如:「今年的臺北燈會除了展示花燈外,還有許多相關的慶祝活動,十分熱鬧。」
打龍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內容敘述包拯識出流落在外的李后;回京後,借元宵節,請仁宗觀燈於午門,並刻意演出雷殛張繼保的燈戲。仁宗問包拯,包拯答帝亦不孝,仁宗怒,以為謗己,欲斬之。宰相王延齡為包拯求免,請老太監陳琳說破當年狸貓換太子事。仁宗悟,立赦包拯,並親迎李后還朝,請罪。李后命包拯行罰,包拯乃脫仁宗龍袍,打袍以代。
點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火將燈點燃或打開電源使燈亮起。[例]今年元宵節燈會的點燈儀式,將由市長親自主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