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奎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塔卡。1940年遷居首都波哥大。1947年入波哥大大學攻讀法律,並開始文學創作。1948年因哥倫比亞內戰中途輟學。不久他進入報界,任《觀察家報》記者。1955年,他因連載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難而被迫離開哥倫比亞,任《觀察家報》駐歐洲記者。1960年,任古巴拉丁通訊社記者。1961年至1967年,他移居墨西哥,從事文學、新聞和電影工作。之後他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和歐洲,繼續其文學創作。1975年,他為抗議智利政變舉行文學罷工,擱筆5年。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並任法國西班牙語文化交流委員會主席。1982年,哥倫比亞地震...
茅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月,從蘇聯歸國到達上海。這次訪問,著有《蘇聯見聞錄》、《雜談蘇聯》兩部書。這時,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內戰,愈加殘酷地實行法西斯統治,茅盾被迫於1947年末再赴香港。1948年 5月,茅盾等發表《致國內文化界同人書》。6 月,茅盾和香港各界愛國人士聯名回應中共中央“五一”號召,籲請海內外同胞團結起來,促成新政治協商會議早日召開。7月,參與了《小說》月刊的編委工作,9月,主編在香港復刊的《文匯報·文藝周刊》。長篇小說《鍛煉》便是在該刊連載的,此外還寫作了一些短篇,並完成了《脫險雜記》。同年底,應中國共產黨的邀請,茅盾夫婦離香...
凱撒(Cains Julius Caesa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天災人禍以致流離失所、生活困難的人。[例]這個國家發生內戰後,大批的難民湧向鄰國。
古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簡介:2 創作歷程:3 創作理念及代表作:4 著作: 生平簡介:本名熊耀華,筆名「古龍」,台灣武俠小說家。祖籍江西南昌,幼時曾住過漢口。1938年6月7日出生於香港(戶口登記1941年出生,另有1937年出生的說法)。台北市成功高中畢業、淡江英專(今淡江大學)夜間部英語科肄業。由於國共內戰的緣故,熊耀華隨家人移居香港,就讀於德聲教會小學。1950年漂洋過海,定居台灣。先就讀師院附中(今師大附中)初中部,1954年秋考上成功中學(高中)。才華洋溢的熊耀華在這段時間大量寫詩,投稿藍星詩刊、成功青年等。可惜天倫夢碎...
南北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九世紀發生於美國的內戰。美國因南北經濟結構的差異,故對黑奴的主張不同。西元一八六一年,美國總統林肯下令釋放黑奴,南部諸州不服,遂退出聯邦,自組美利堅邦聯,南北因此分裂,發生內戰,歷時四年。一八六五年,南方投降,美國終告統一。
於梨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換計劃顧問。曾回中國大陸探親旅遊。1975年與第一任丈夫返中國訪親,隨後為文讚美共產主義,在冷戰及內戰的架構下,被國民黨視為「投共」,禁止於梨華回台並封殺其作品,至1987年解除。創作風格被劃歸為台灣60年代現代主義流派,創作主題以留學生文學為主。近年筆鋒調轉,深入探討女性的內心世界,包括對生命的感懷、對生活的體悟,以及描繪對婚變後婦女掙扎、找尋獨立的崎嶇道路。曾獲一九八四—八五年及一九九一的富步雷獎。觀點我再一次閱讀《秋山又幾重》集中的九篇文章。一面以作者的身分探討每篇文章是否達到了故事的統一,人物的逼真,及對話的生...
聖巴托羅繆慘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派。國王查理九世及母親梅迪契家族的凱瑟琳均屬天主教派,但貴族之間也發生了分裂。不久法國就陷入了激烈的內戰當中。1572年,所有胡格諾派首領都來到巴黎,參加新教派王位繼承人納瓦利的亨利(後來的法王亨利五世)的婚禮。在凱薩琳的同意下,指使天主教徒莫勒維爾(Maurevel)刺殺雨格諾派在巴黎的領袖,海軍將軍科利尼。但是僅僅使他受了傷。這次行動激怒了雨格諾派。在8月24日聖巴托羅繆日黎明前的幾個小時,科利尼和其他的12個雨格諾派領袖在巴黎被暗殺,這一系列的暗殺只可能是由高層策劃的,同時這也是普遍屠殺的信號。8月24日到9月17...
西安事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五次圍剿的強大壓力下,流竄陝北,之後為了苟延殘喘,乃運用統戰謀略,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當時國民政府為了應付西北形勢的需要,特別任命由西北剿匪總司令蔣委員長,副總司令張學良,及第十七路總指揮楊虎城,共同擔任剿共任務。不料張學良對共黨認識不清,部下將領又多受中共蠱惑。民國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張學良與楊虎城以武力強行劫持拘留蔣委員長,並殺害保安人員、中央機關人員,最終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張而獲得釋放。此事件迫使國民政府放棄「攘外必先安內」的基本國策,使中國建立了形式上的抗日統...
族群屠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同性戀者、蘇聯戰俘等)進行屠殺。 盧安達大屠殺盧安達大屠殺係指1994年發生在非洲中部的盧安達內戰,是當地胡圖族政府軍與圖西族愛國陣線間的武力衝突,是為一場具有組織性的種族大屠殺。在過去盧安達政府對圖西族長期施行種族歧視相關政策,促使兩族群間的產生隔閡、裂縫,而在1994年4月時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總統遭到暗殺,進而造成盧安達國內族群對立激化,胡圖族人開始大規模屠殺圖西族人,直至圖西族人領導的軍隊贏得了這場內戰並開始掌權時,大屠殺才被制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