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9.87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後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足球或籃球等比賽中,以擔任防守為主要角色的球員。[例]他是一位攻防俱佳的全能球員,既可擔任前鋒,也可擔任後衛。
萬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1.全能
爭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取榮耀。[例]他為國爭光,勇奪奧林匹克運動會十項全能的金牌。
撐竿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田徑運動。運動員手握長竿,經助跑後,以長竿撐地,借由反彈力量,越過橫竿,以跳躍的高度決定勝負。[例]西元1912年後撐竿跳成為奧運會十項全能的項目之一。 △撐篙跳、撐竿跳高 ◎
成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民法》以年滿十八歲為成年,承認其有完全能力。
能文善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武全能。比喻具備多項才能。《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依你說來,不須能文善武,懶惰的,也只消天下前程,不須經商立業。」
教育目的的演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相關教育活動地進行,基本上都圍繞在這條憲法中。 西洋教育的演進 文藝復興以前 希臘教育希臘教育強調全能的發展,自由的培養,因此在此時期的希臘人民大抵的教育目的為健全人格,發展德智體群美軍衡的人民。 羅馬時代羅馬有別於希臘的浪漫,強調實用的部分,教育之目的強調培養實用的技術人才,以及培養能言善道、富含知識的統治人才。 中世紀此時期的歐洲,主要是由教會領導的整個國家,此時期受教育的人多為神職人員,因此教育的目的便圍繞著神學為中心,培養的人才也以專業的神職人員,或是促使其擁有更豐富的知識及專長, 如此以來才能鞏固其神權統治的...
人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基督教舊約中指人或人民所期待的救世主默西亞,新約中多用為耶穌的自稱,暗示他就是所預期的默西亞,是全能的主。
麒麟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劇表演家周信芳的藝名。(西元1894~1975)浙江慈谿人。原名士楚,入劇團學藝後改名為信芳。工老生,文武劇全能,以念白鏗鏘有力,唱腔蒼勁,肢體語言強烈,形成獨特的風格。世稱為「麒派」。著有《周信芳戲劇散記》。
十項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項為田徑競賽混合比賽項目之一。包括一百公尺、四百公尺、一百一十公尺高欄、一千五百公尺、跳遠、跳高、擲鉛球、擲標槍、撐竿跳高、鐵餅等項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