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79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沙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古代的計時器。元新安詹希元所創。大略如壺漏而改以沙代水,可避免結冰凝滯
淤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液凝滯不通或凝聚不流通的血。《紅樓夢》第三四回:「晚上把這藥用酒研開,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熱毒散開,可以就好了。」也作「瘀血」。
水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邊。《左傳.僖公四年》:「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文選.江淹.別賦》:「舟凝滯於水濱,車逶遲於山側。」也作「水畔」。
隨波逐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波逐流」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1>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 〔注解〕 (1) 凝滯:停滯不動。
隨波同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波逐流」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1>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 〔注解〕 (1) 凝滯:停滯不動。
逐浪隨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波逐流」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1>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 〔注解〕 (1) 凝滯:停滯不動。
六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認為眾生由於過去世所作的業,造成每個生命不同的存在狀態。存在的狀態可分成六類,即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稱為「六道」,眾生未解脫前,始終在其中輾轉生死。《起世經》卷九:「一切眾生於人間生,悉皆成就無覺無觀,快樂證知身壞即生光音天處,一切六道皆悉斷絕,此即名為『世間轉盡』。」《西遊記》第八回:「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也稱為「六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上指肚臍兩旁突起的條狀硬塊,形如弓弦,大小不一。
冷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凝滯、不通暢。唐.白居易〈琵琶行〉:「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唐.陸龜蒙〈上淸〉詩:「新篁冷澀曲未盡,細拂雲枝棲鳳驚。」
逶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徐行的樣子。《文選.江淹.別賦》:「舟凝滯於水濱,車逶遲於山側。」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