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6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隨機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隨勢應變注音︰ㄙㄨㄟˊ ㄕˋ |ㄥˋ ㄅ|ㄢˋ漢語拼音︰suí shì yìng biàn釋義︰猶「隨機應變」。見「隨機應變」條。 01.北齊.劉晝《劉子.卷八.兵術》:「故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則兵無成勢,水無定形,觀形而運奇,隨勢而應變,反經以為巧,無形以成妙。」 參考詞語︰隨機制變注音︰ㄙㄨㄟˊ ㄐ| ㄓˋ ㄅ|ㄢˋ漢語拼音︰suí jī zhì biàn釋義︰即「隨機應變」。見「隨機應變」條。 01.《宋史.卷三七二.王之望列傳》:「移攻戰之力以自守,自守既固,然後隨機制變,擇利而應之。」 參考詞語︰臨機應變注音︰ㄌ|ㄣˊ ㄐ| |ㄥˋ ㄅ|ㄢˋ漢語拼音︰lín j...
折衝尊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俎」。見「折衝尊俎」條。 01.晉.張翰〈雜詩〉一○首之七:「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折衝樽俎間,制勝在兩楹。」 02.《孽海花.第六回》:「總算沒有另外賠款割地,已經是他折衝樽俎的大功,國人應該紀念不忘的了!」 參考詞語︰尊俎折衝注音︰ㄗㄨㄣ ㄗㄨˇ ㄓㄜˊ ㄔㄨㄥ漢語拼音︰zūn zǔ zhé chōng釋義︰猶「折衝尊俎」。見「折衝尊俎」條。 01.清.王夫之《噩夢》:「若宋趙普、韓琦皆贈王爵,亦何病於國!雖秦檜亦濫王封,然不可以檜之失訾普、琦之得也。……公侯之名,惜於論道經邦、尊俎折衝之文臣如此。」 參考詞語︰樽俎折衝注音︰ㄗㄨㄣ ㄗㄨˇ ㄓㄜˊ ㄔㄨㄥ漢語拼音︰zūn zǔ z...
急如星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xīng huǒ釋義︰猶「急如星火」。見「急如星火」條。 01.唐.張隨〈縱火牛攻圍賦〉:「始其制勝惟神,開機必果,合如雷電,迫如星火。」 參考詞語︰星火急注音︰ㄒ|ㄥ ㄏㄨㄛˇ ㄐ|ˊ漢語拼音︰xīng huǒ jí釋義︰猶「急如星火」。見「急如星火」條。 01.宋.蘇軾〈湯村開運鹽河雨中督役〉詩:「鹽事星火急,誰能卹農耕。」 02.宋.歐陽修〈論按察官吏第二狀〉:「其間縱有材能之吏,又以斡運財賦,有米鹽之繁;供給軍須,有星火之急。」 參考詞語︰急若星火注音︰ㄐ|ˊ ㄖㄨㄛˋ ㄒ|ㄥ ㄏㄨㄛˇ漢語拼音︰jí ruò xīng huǒ釋義︰猶「急如星火」。見「急如星火」條。 01.宋...
關漢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些“情腸甜似蜜”的浪蕩子弟的性格,早就看透了周舍的虛偽惡毒。所以在和周舍的斗爭中,她深謀遠慮,出奇制勝。她用對周舍的欺騙,來回敬周舍對宋引章的欺騙,可謂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個戲充滿了喜劇色彩,作者為我們塑了一個非常可愛的妓女形象,她是一位在受污辱的女性中充滿了反抗精神的代表。 《單刀會》 《單刀會》是一部描寫歷史上英雄人物的作品。全劇結構單純,手法簡練,文詞豪壯,情調昂揚,成功地塑了一個智勇雙全的關羽形象。第一折和第二折,作者借喬玄、司馬徽之口極力渲染了關羽的英雄業績和蓋世威風。第三折關羽才出場。作者從正...
徒有虛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有名聲,名與實不相符合。《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徒有虛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誤事!」《老殘遊記》第七回:「在嵩山少林寺學棒,學了些時,覺得徒有虛名,無甚出奇制勝處。」也作「徒負虛名」、「徒有其名」。
制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禮服、號衣、軍服、校服、克服、馴服、治服、制勝、征服
出奇致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出奇制勝」。見「出奇制勝」條。01.《老殘遊記》第七回:「(劉仁甫)在嵩山少林寺學拳棒。學了些時,覺得徒有虛名,無甚出奇致勝處,於是奔走江湖,將近十年。」
黷武窮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窮兵黷武」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窮兵黷武」係由「窮兵」及「黷武」二語組合而成。 「窮兵」是出自《孫臏兵法.威王問》。《孫臏兵法》總結戰國中期之前豐富的作戰經驗,繼承孫武《孫子兵法》的軍事思想,敘述進攻及佈陣的運用方法,其中「以道制勝」是本書的重點。在〈威王問〉篇中,孫臏引述了「用兵無備者傷,窮兵者亡」這兩句話,來說明「道」也就是用兵的方法。這兩句話說的是:在戰爭中,用兵沒有做好防備的人一定會受傷,用盡全部兵力的人一定會招致滅亡。 「黷武」則是出自《後漢書.卷七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劉虞》,根據記載,節度使劉虞對公孫瓚原本就有些不滿,後來又因為兒子劉和在公孫瓚陰謀下被袁術扣留做...
哀兵必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老子》第六九章:「抗兵相加,哀者勝矣。」指受壓迫的一方,因懷有悲憤的情緒,必能克敵制勝。如:「中國在對日抗戰中取得勝利,再一次證明了哀兵必勝的道理。」
籌策運帷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張良身在軍營中便能掌握局勢,策劃謀略,使遠方的軍隊贏得勝利,助高祖開邦定國,能夠「運籌帷幄之中,制勝於無形」。後來「運籌帷幄」演變為成語,就被用來比喻謀劃策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