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別有千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鉛山人。乾隆進士,曾任翰林編修。工詩古文辭,七言古詩尤勝,與袁枚、趙翼並稱為「江右三大家」。亦精南北曲。有雜劇、傳奇十六種、《忠雅堂集》、《銅弦詞》、《紅雪樓九種曲》等。 (3) 王:王鳴盛(西元1722∼1797),字鳳喈,號禮堂,又號西莊,晚號西沚,江蘇嘉定人。幼從沈德潛受詩,又從惠棟問經義,遂通漢學。乾隆十九年進士,累官內閣中書,兼禮部侍郎,左遷光祿寺卿。在詩、古文、經術、史學方面均有成就,有詩文集四十卷、《蛾術編》、《十七史商榷》、《尚書後案》、《周禮軍賦說》等。 (4) 錢:錢大昕(西元1728∼1804),字曉徵,又字辛楣,號竹汀,清江蘇嘉定人,乾隆進士;博通群籍, 綜貫六藝...
北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閩南、臺灣一帶的中國傳統音樂,由北曲演變而來。依所使用的樂器,可分為西皮和福祿二派。唱腔上,福祿部分保存梆子腔系統,主奏樂器為殼仔絃;西皮部分保存皮黃腔系統,主奏樂器為蛇皮鼓,因聲音高亢,或譏稱為吊鬼仔。依此演出的戲劇,就稱為「北管戲」,也稱為「子弟戲」。
太和正音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明代朱權所編,二卷,為現存最早的北曲曲譜。上卷論曲七章,分雜劇體式、古今英賢樂府格式、雜劇十二科群英所編雜劇、善歌之士、音律宮調、詞林須知、樂府等項;下卷分宮別調詳列三百三十五章曲牌的句格、聲調譜式。
一枝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曲牌名。南曲入南呂宮引子,北曲入南呂調隻曲。也稱為「占春魁」。
蔣士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25~1784)字心餘,一字苕生,號清容,又號藏園,自稱離垢居士,清江西鉛山人。乾隆進士,曾任翰林編修。工詩古文辭,七言古詩尤勝,與袁枚、趙翼並稱為「江右三大家」。亦精南北曲。著有雜劇、傳奇十六種、《忠雅堂集》、《銅弦詞》、《紅雪樓九種曲》等。
各千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鉛山人。乾隆進士,曾任翰林編修。工詩古文辭,七言古詩尤勝,與袁枚、趙翼並稱為「江右三大家」。亦精南北曲。有雜劇、傳奇十六種、《忠雅堂集》、《銅弦詞》、《紅雪樓九種曲》等。 (3) 王:王鳴盛(西元1722∼1797),字鳳喈,號禮堂,又號西莊,晚號西沚,江蘇嘉定人。幼從沈德潛受詩,又從惠棟問經義,遂通漢學。乾隆十九年進士,累官內閣中書,兼禮部侍郎,左遷光祿寺卿。在詩、古文、經術、史學方面均有成就,有詩文集四十卷、《蛾術編》、《十七史商榷》、《尚書後案》、《周禮軍賦說》等。 (4) 錢:錢大昕(西元1728∼1804),字曉徵,又字辛楣,號竹汀,清江蘇嘉定人,乾隆進士;博通群籍, 綜貫六藝...
二郎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曲牌名。南曲入商調正曲,北曲入商調隻曲。管色配六字調或凡字調。
風入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曲牌名。北曲屬雙調。南曲屬仙呂入雙調,常常使用。一般使用在雙調套曲內,崑曲及京劇有此曲牌的運用。
節節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曲牌名。南曲入南呂宮,北曲入黃鐘宮,管色配六字調或凡字調。
喜遷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遷鶯 喜遷鶯 詞牌名有小令和長調兩體。小令起於唐,又稱「鶴沖天」,雙調四十七字,下闕平韻轉仄韻又轉平韻。長調起於宋,上下闕一百零三字,仄韻。 曲牌名南北曲都有。北曲較常用,屬黃鐘宮,字數定格是四、七、二、四、七、三、四、四(八句),和詞牌不同。一般用在黃鐘套曲內,曲調富跳躍性,演唱時多以海笛或笛伴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