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18.77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干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干寶字令升,新蔡(今屬河南)人。東晉史學家、文學家。少年勤學,博覽群書,以才氣見稱。晉元帝時召為佐著作郎,領修國史。因家貧求補山陰令,升始安太守。後王導請為司徒右長史,遷散騎常侍。干寶是東晉初著名史學家,祖父干統,為吳奮武將軍,父干瑩為丹陽丞。干寶少勤學,博覽群記,以才器召為佐著作郎,又因平定杜 之亂有功,賜爵關內候。晉元帝即位,未置史官,由中書監王導舉荐,干寶“始領國史”。“以家貧求補山陰令,遷始安太守。王導請為司徒右長史,遷散騎常侍”。(《晉書‧干寶傳》)他對史學有研究,著《晉紀》。《晉書》稱︰“其書簡略,直而...
博古知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博覽今古、博覽群書
急於星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急如星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急如星火」原作「急於星火」。李密,字令伯,三國時蜀漢犍為郡武陽縣人。專攻《春秋左氏傳》,博覽群書,有才學,口舌善辯,曾在蜀任官。父親早逝,母親在他四歲時改嫁,由祖母劉氏撫養成人。李密事奉祖母至孝,晉武帝時,徵為太子洗馬,但他認為祖母年事已高無人奉養,於是上〈陳情表〉婉轉地辭謝聖意,內容非常哀切懇摯。武帝看了之後大為感動,於是賜奴婢與食米,使其終養祖母。表中有一段寫到:「詔書下得十分急切嚴峻,責備臣逃避怠慢,郡縣長官派人逼迫,催促臣趕快上路,州官也登門來催逼,簡直比流星的光還要急切。想要立即奉詔上路,可是祖母的病日漸沉重,但是又不能不去,情勢窘迫,臣...
徐霞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遊山成癖,“半若痴頑半若顛,攪擾天地年復年”。總而言之,受耕讀世家的文化薰陶,徐霞客,幼年好學,博覽群書,尤鍾情於地經圖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遊生涯,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8歲以前的紀遊準備階段。重點放在研讀祖國的地理文化遺產,並憑興趣遊覽太湖、泰山等地,沒有留下遊記。第二階段為28歲(1613)至48歲(1633)的紀游前段,歷時20年,遊覽了浙、閩、黃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華山、恒山諸名山。但遊記僅寫了一卷,約占全書的十分之一。第三階段為51歲(1636)至54...
博覽古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博覽群書、博古通今、博古知今
高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歷史小說,必定是以史實為基礎,考據精詳,虛實相生,使所撰的人物躍然紙上,栩栩如生,尤其令人欽佩的是他博覽群書,對於歷史的興亡,政治的成敗,乃至於宦海浮沈,社會的萬象,商場競爭都能夠洞察名實,以流暢雅正的文筆,引領萬千讀者進出古今,其影響之深,當代作家很少有人能夠跟他相較。」但大部分的讀者在閱讀高陽作品時,大都是以茶餘飯後消遣的心情來閱讀,文學界、史學界也沒有把高陽看成一位嚴肅的作家,高陽對此頗為在意,也耿耿於懷,作為一個知識分子,高陽是有使命感的,他曾在「晚清小說座談會」(《聯合文學》第六期)上這樣說過:「知識分子逐漸了...
錙銖較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錙銖必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錙銖必較」原或作「計較錙銖」。錙銖,音ㄗ ㄓㄨ,是古代極小的計算單位,六銖為一錙,四錙為一兩,用以比喻極細微。連像錙銖那樣微小都要計較,表示一個人十分小氣,凡事斤斤計較。顏之推(西元531∼?)字介,北朝齊臨沂人。博覽群書,詞情典麗。初仕梁,以亂奔齊,歷官中書舍人、黃門侍郎。齊亡,仕周為御史上士,隋初,太子召為學士。撰有《顏氏家訓》,共二十篇,論立身治家之道,辨正世俗之謬,以訓後人,於世故人情,深明利害。在《顏氏家訓.治家》中,顏之推提到當時民風敗壞,民間嫁娶之時,經常有賣女兒來賺錢的事情發生,雙方非但不以為怪,甚至還討價還價,連一點小錢都要斤斤計...
謝靈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謝靈運(三八五—四三三)陳郡陽夏(河南太康附近)人。晉謝玄之孫,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幼時寄養於杜冶家,族人因名曰客兒,故又稱謝客。他是一位貴族子弟,為人恃才傲物,博覽群書,加以家產豐裕,莊園壯麗,過著非常奢侈的生活。結交僧徒,喜遊山水,放浪成性,態度狂傲,政治上屢受挫折,後流徙廣州,死於非命。 作品他的作品,開山水寫實一派。喜用駢偶的句子描寫自然,用雕鏤的文筆,刻畫山水,所得到的是山水真實的形貌,而比較缺少自然界的高遠意境。同時他又歡喜誇耀學問,詩中時常引用經、子中的文句,生吞活剝,造成當日詩人用典抄書的習氣。...
孫思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世稱孫真人,後世尊之為藥王,唐京兆華原孫家人,約生於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卒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享年101歲。幼年體弱,因病學醫,他聰慧過人,讀書非常用功,七歲能誦經史,博覽群書,通曉諸子百家。青年時代便文才出眾,醫術高明,救死扶傷,名氣遠揚。一生淡泊名位,隋唐時推拒當官,唐太宗曾親自上山拜會,名噪一時。後他回到家鄉耀縣,四處行醫,為百姓醫治病痛,他的學問非常淵博,對醫藥造詣很深,特別對藥物學有相當深的研究,是唐代著名的醫學家。 著作 《全唐詩》詩ㄧ首。約於652年完成《千金方》一書,取「人命至...
耶律楚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楚之才,晉實用之」的典故,為其子命名。兩歲時喪父,後由其母楊氏扶養,教育成人。精通漢族文字,因能博覽群書,能詩善文,天文、地理、律歷、術數、醫卜及釋道等學說無一不精。=著作=著有《湛然居士集》、《西遊錄》。=思想觀點=耶律楚材雖為契丹後裔,但是蒙古的大思想家,儒學的大同思想家,佛學的理想主義者。=評價=政治上,勸阻蒙古軍人,不要有武力至上的屠殺觀念,泯除蒙古、色目人唯我獨尊的心理,重視漢人的貢獻,掃除以親王貴族為後盾的惡勢力,以及使民政和軍政分而治理。在經濟上,則主張漢地從事農耕,制定稅制等,對於元朝的政治、經濟有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