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73.6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戴倫 (732—789)字幼公,一字次公, 金壇城西南窯村(今屬江蘇)人,唐代中期著名的詩人,出生在一個隱士家庭。 祖父戴修譽,父親戴昚用,都是終生隱居不仕士人。戴倫年少時拜著名的學者蕭穎士為師,他博聞強記,聰慧過人,“諸子百家過目不忘”,是蕭門弟子中出類拔萃的學生。至德元載(756年)歲暮,為避永王兵亂,25歲的戴倫隨親族搭商船逃難到江西的鄱陽。在人生地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用以稱父親的表弟。《文明小史》第二七回:「少停,房門裡簾子一掀,一個老媽領了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出來,向濟川瞌頭,叫表。」
伯兄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伯的兒子。例:佢兩儕係伯兄弟。(他們兩個是堂兄弟。)
公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曾祖父的弟弟。例:公太會一百歲了,身體還當健。(曾公將近一百歲了,身體還很硬朗。)
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族中同祖而與父親同輩的男性親屬。《紅樓夢》第五十七回:「我們姑娘來時,原是老太太心疼他年小,雖有伯,不如親父母,故此接來住幾年。」
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排行最小的父。父,父親的弟弟。例:阿爸个兄弟盡多,滿今年正愛去做兵。(父親的兄弟很多,父親最小的弟弟今年才要去當兵。)
熟讀王和,不如臨症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實際的臨床經驗比熟讀書籍來得確切真實。《儒林外史》第三一回:「『熟讀王和,不如臨症多』,不瞞太爺說,晚生在江湖上胡鬧,不曾讀過甚麼醫書,卻是看的症不少。」
李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05~1972)原名明志,以字行,晚號墨堂,湖南湘潭人,日本明治大學畢業,曾任臺灣師範大學、文化大學教授。精詩書,擅畫梅。著有《花延年室詩》、《魚千里齋隨筆》、《風簾客話》、《墨辯新注》、《三臺詩傳》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紀小於父親的從堂伯父。亦泛指同宗族中和父親同輩而年紀較小的人。《晉書.卷八三.顧和傳》:「和二歲喪父,總角便有清操,族榮雅重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