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6.63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鼠麴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麴草的幼苗及嫩莖葉洗淨,以沸水川燙後沾醬料直接食用。在早期農業社會,常將鼠麴草加上糯米漿及糖水後製成口齒留芳的鼠麴草粿給幫忙下田的農人們當點心吃。如果無法馬上食用,也可以將整顆植株至於陽光下曝曬乾燥,以利於保存。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鼠麴草英文關鍵字:Cudweed 參考書目註1:台灣野花365天春夏篇54頁,張碧員及張蕙芬著,大樹文化1997年8月出版。註2:台灣自然大系珍藏版,台灣的常見野花第一輯27頁,鄭元春著,渡假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註3:台灣新野菜主義180頁,吳雪月著,大樹文化2000年3月出版。相關教學...
口如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若懸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口若懸河」原作「懸河寫水」。晉朝的郭象是玄學的集大成者,喜好《老》、《莊》,十分有才學,能言善辯,口齒伶俐,曾為《莊子》作注,流傳於後世。在《世說新語.賞譽》中,記載一段太尉王衍對郭象的評語,他說:「郭象說話議論時,就像山上直瀉而下的瀑布,源源不絕的灌注而下,好像永遠不會枯竭的樣子。」後來「口若懸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說話滔滔不絕,能言善辯。出現「口若懸河」的書證如宋.趙蕃〈贈耆英見過〉詩四首之一:「髯曾暇能過我,誦詩口若懸河。」
紙貴洛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洛陽紙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西晉的大文學家左思,是一個相貌木訥、口齒不清的人,因此沒有什麼朋友,儘管文筆出眾,也不被當時的人們所重視。左思對於寫作文章十分用心,他曾經花了一年的時間寫成〈齊都賦〉,描寫齊國首都臨淄的風光。接著他又想寫一篇關於三國時代魏、蜀、吳都城的文章,即〈三都賦〉。這時左思的妹妺左芬正好被選入宮,左思就藉這個機會搬到人文薈萃的京師洛陽居住。因為左思從未去過蜀國的成都,所以他就去拜訪當時的大文人張載,請教有關成都的風土民情。為了寫成〈三都賦〉,左思花了十年的時間構思,他的家中到處掛著紙筆,連廁所和籬笆上都不例外,只要一有靈感,他便立刻提筆寫下。在創作的過程中,左...
衡陽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洛陽紙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西晉的大文學家左思,是一個相貌木訥、口齒不清的人,因此沒有什麼朋友,儘管文筆出眾,也不被當時的人們所重視。左思對於寫作文章十分用心,他曾經花了一年的時間寫成〈齊都賦〉,描寫齊國首都臨淄的風光。接著他又想寫一篇關於三國時代魏、蜀、吳都城的文章,即〈三都賦〉。這時左思的妹妺左芬正好被選入宮,左思就藉這個機會搬到人文薈萃的京師洛陽居住。因為左思從未去過蜀國的成都,所以他就去拜訪當時的大文人張載,請教有關成都的風土民情。為了寫成〈三都賦〉,左思花了十年的時間構思,他的家中到處掛著紙筆,連廁所和籬笆上都不例外,只要一有靈感,他便立刻提筆寫下。在創作的過程中,左...
飾非文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跖的為人,思想靈敏猶如噴湧的泉水,情緒變化起伏就像驟起的狂風,飄忽不定,力量強大可以抵抗敵人的攻擊,口齒伶俐足以遮掩自己的過失,順他的心意就高興,不順心就生氣,而且容易用話來侮辱人。您就不用去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文過飾非」這句成語,用來指掩飾過失、錯誤。
特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ㄥˊ ㄉㄨㄛˇ」,用「ㄉ」取代「ㄍ」的音,或是四聲聲調使用錯誤,例如:「小狗」說成「笑狗」。另外,口齒不清,俗稱「臭乳呆」也是一例。「聲音異常」,指的是小朋友發不出聲或是發出的聲音怪怪的,不好聽。例如:聲音很粗、沙啞、失聲、聲音使用過度或是不足、尖銳聲、聲音中斷、在一定距離之內,聲音太大聲或是太微弱。共鳴異常,如鼻音過重或是鼻音不足,而造成鼻音過多或鼻音不足等現象。「語暢異常」,就是小朋友口齒不清,一般俗稱「口吃」,說話的特徵如下: 重複某一個字...
懸河瀉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若懸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口若懸河」原作「懸河寫水」。晉朝的郭象是玄學的集大成者,喜好《老》、《莊》,十分有才學,能言善辯,口齒伶俐,曾為《莊子》作注,流傳於後世。在《世說新語.賞譽》中,記載一段太尉王衍對郭象的評語,他說:「郭象說話議論時,就像山上直瀉而下的瀑布,源源不絕的灌注而下,好像永遠不會枯竭的樣子。」後來「口若懸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說話滔滔不絕,能言善辯。出現「口若懸河」的書證如宋.趙蕃〈贈耆英見過〉詩四首之一:「髯曾暇能過我,誦詩口若懸河。」
艾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時魏國的鄧艾患有口吃,每次說到自己時,連說艾艾。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後用以形容人口齒不清晰,說話不流利。
腦性麻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所有腦部損傷的疾病。常造成嚴重的肢體障礙和心智遲鈍。此病有許多類型,共通性是肌肉不能協調,所以導致行動遲緩、動作笨拙、不能走路等,視覺與聽覺遲鈍,時有抽搐、口齒不清、講話困難等現象。
利口捷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意義3 相似詞4 相反詞5 例句 出處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夫絳侯、東陽侯稱為長者,此兩人言事曾不能出口,豈此嗇夫諜諜利口捷給哉!」 意義辯才敏捷,能言善道。給:言辭敏捷。能說會道、言辭敏捷、善于應對。利口:伶俐的口齒。捷給:敏捷的應對。 相似詞伶牙俐齒、 巧舌如簧 相反詞笨嘴拙舌 例句他真是利口捷給,完全不給人反擊的機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