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華而少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宴款待晉公子重耳,在宴會結束後對臣子們所說的話。秦穆公認為,一個人徒具華麗的外表,而沒有實際內容,是可恥的。在這裡「華而不實」,同樣有虛浮而不切實際的意思。
貧非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貧困中不改變操守的話,貧窮並不是可恥的事。語出《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傳.公冶長傳》:「孔子卒,原憲遂亡在草澤中。子貢相衛……過謝原憲。憲攝敝衣冠見子貢。子貢恥之,曰:『夫子豈病乎?』原憲曰:『吾聞之,無財者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若憲,貧也,非病也。』」
兩性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要亂加「色狼」稱謂在男同學身上。7. 不要亂點鴛鴦譜,說甚麼誰愛誰的事。8. 瞭解情求異性幫忙並不可恥。9. 男女物品能交換使用。在兩性相處行為的處理上,教師該秉持以下原則:(一) 在班級教學時,應提供男女合作的學習機會:1. 教學中的分組,應採取「合作學習法」中的「異質分組」,讓不同性別的孩子能在同組中進行學習。2. 剛開始男女合編同組時,有時候學習效果較差,但老師應給予引導及鼓勵,以消除性別隔離的弊病。(二) 隨時避免性別角色刻板化的工作分派,以讓所有學童有機會參與各項活動,訓練學生發揮真正專長:1. 幹部的分配。...
要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索取錢財。如:「你整天不做事,只知道向人伸手要錢,難道不覺得可恥嗎?」《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昨夜我做夢你父親問我要錢使用,我正要念些經,焚化些冥錢與他呢!」
臭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正當的錢財。《福惠全書.卷三.蒞任部.革陋規》:「迎春折乾,鄉飲索謝,則刮行戶之臭錢,實為可恥辱。」
恬不知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恬不知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恬不知恥」原作「恬然不恥」。唐馮贄作的《雲仙雜記》,雜載古今逸事。書中記載一個叫做倪芳的人,他的個性不受拘束又特別古怪。平常喜歡喝酒,喝了酒後行為常瘋瘋癲癲,怪裡怪氣,並作一些怪異的舉動,一點也不覺得可恥。有一天,他喝完酒後,把《毛詩》這本書卷了卷,再沾上油當作蠟燭。他點著這個蠟燭,拿著它到外面遊盪了一夜。後來「恬不知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有過錯卻安然不以為恥。
多華少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宴款待晉公子重耳,在宴會結束後對臣子們所說的話。秦穆公認為,一個人徒具華麗的外表,而沒有實際內容,是可恥的。在這裡「華而不實」,同樣有虛浮而不切實際的意思。
林慚澗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節操的假隱士,變節出仕、追求名利後,原先住過的山林溪澗都覺得可恥。語本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故其林慚無盡,澗愧不歇。」也作「林慚谷愧」。
斷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斷絕後嗣。《通俗編.倫常》引《大智度論》:「世人有子,若不繼紹,則名斷種,為最可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