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速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速之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速之客」這句成語的意思是不經邀請,自己出現的客人。出自於《易經.需卦》。〈需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之一,重卦的組合是乾(☰)下坎(☵)上。乾代表陽,象徵正面、光明之境;坎代表水,象徵險難之境。下卦的陽氣上升挺進,但是因為上遇險難之境,有所阻礙,所以需要等待,以盼轉機來臨。〈需卦〉的「需」就是等待的意思。從相應的位置來看,上卦最上面的陰爻(上六)相應於下卦的最上面的陽爻(九三),而這個陽爻又帶動了底下的兩個陽爻。所以上六的爻辭說:「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陷入於穴,表示困難到極點;不速之客指的就是下卦的三個陽爻。雖然上六處於極艱難的境...
五位君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禪宗曹洞宗的教法。由洞山良价和弟子曹山本寂所共創,用以誘導弟子。五位君臣,是空理和現象關係的說明。五位,指正位、偏位、偏中正、正中來、兼帶。將五位配以君臣則君為正位,臣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視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帶。《人天眼目》卷三:「僧問曹山五位君臣旨訣,山云:『正位即屬空界,本來無物;偏位即色界,有萬形像;偏中正者,舍事入理,正中來者,背理就事,兼帶者,冥應眾緣,不隨眾有,非染非淨,非正非偏。』」
間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離別、分別。《董西廂》卷八:「兩口兒合是成間別,天教受此恓惶苦,想舊日雨蹤雲跡,枉教做話說。」《孤本元明雜劇.單刀會.第四折》:「今日故友每纔相見,休著俺弟兄每相間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