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吞雲吐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抽菸時吞吐的樣子。也作「噴雲吐霧」。
閃爍其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吞吐遮掩,不直截了當說出實情。《痛史》第二五回:「或者定伯故意閃爍其詞,更未可定。」
支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說話吞吐含糊、搪塞應付。元.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不要你狂言詐語,花脣巧舌,信口支持。」
囁囁嚅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話想說又不敢說,吞吞吐吐的樣子。如:「他幾次想把真相告訴她,但總是囁囁嚅嚅的,不知該如何開口才好。」也作「囁嚅」。
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由不正復歸於正。三國魏.鍾會〈檄蜀文〉:「我太祖武皇帝,神武聖哲,撥亂反正。」
2.一反與一正。如:「相反可以相成,反正如能互用,困難自然迎刃而解。」
3.無論如何。如:「反正要來,不如早點來。」
4.敵對的一方向我方投降。如:「他率領部分弟兄,向政府軍反正。」
吱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鳥叫聲。如:「麻雀在樹上,吱吱叫個不停。」(2)形容小雞的叫聲。如:「小雞在籠子裡吱吱叫著,尋不著母雞。」(3)形容說話吞吐而細小的聲音。《文明小史》第四三回:「一時發急頭上,把藩臺教導他的話早已忘了,又吱吱了半天,才說得一聲。」或讀為ㄗ ㄗ zī zī。
作賊心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做壞事怕人察覺而內心不安。語本《五燈會元.卷十五.智門祚禪師法嗣》。[例]看他神色慌張,講話又吞吞吐吐,分明就是作賊心虛!
含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吞吐
王安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能“希風《史記》論讚﹐奇美特絕”(《臨川全集錄》卷二)。其中《讀〈孟嘗君傳〉》全文不足百字﹐而抑揚吞吐﹐勝意迭出﹐尤為短文中的傑作。書序和信札及其他。如《周禮義序》﹑《詩義序》等﹐在學術見解中體現了他反傳統的政治態度﹐即蘇軾所謂“網羅六藝之遺文﹐斷以己意”(《王安石贈太傅》)﹔行文則“簡而能莊”(沈德潛《唐宋八家文鈔》卷三十)﹐字字著力。《答司馬諫議書》駁司馬光對新法的非難﹐邏輯嚴密﹔《答呂吉甫書》以釋憾解怨的態度作絕交書﹐置個人恩怨於度外﹐表現出了磊落的胸懷。
含糊不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發音不清楚。如:「他向來有口吃的毛病,講起話來總是吞吞吐吐,含糊不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