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8.71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庾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是南北朝文學的集大成者。 生平庾肩吾之子,早年曾任南朝梁湘東國常侍等職,隨父及徐摛、徐陵出入禁宮。又曾出使東魏,「文章辭令,盛為鄴下所稱」。 著作代表作有《哀江南賦》、《枯樹賦》等。他的詩歌,則初步融合了南北詩風,對唐詩有重要影響。有《庾子山集》傳世。 評價他的駢文、駢賦,可與鮑照並舉,代表了南北朝駢文、駢賦的最高成就;他的辭賦與徐陵一起被稱為「徐庾體」,史評其寫作風格「綺艷」,杜甫又稱其「清新」、「老成」。此六字者,詩家難兼,子山備之。
汀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中砂土積成的小平地。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就汀洲之杜若,待蘆葦之單衣。」唐.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詩:「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文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章、文辭。《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所以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彩不表於後世也。」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潘岳之文彩,始述家風。」也作「文采」。
乘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乘坐竹木編成的筏。傳說舊時天河與海相通,海邊的人每年八月見木筏往來;有人遂帶糧食乘筏,至天河,看到牛郎與織女。見晉.張華《博物志.卷一○.雜說下》。或以為漢張騫尋河源,而乘木筏到天河。見《太平御覽.卷五一.地部.石》引《荊楚歲時記》。後比喻登天。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況復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飆道阻,蓬萊無可到之期。」唐.李商隱〈海客〉詩:「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罷織一相聞。」
瓦解冰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崩潰、分裂或失敗、離散。《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則七國之軍,瓦解冰泮。」北周.庾信〈哀江南賦〉:「于時瓦解冰泮,風飛雹散,渾然千里。」也作「冰消瓦解」、「冰散瓦解」、「瓦解冰消」、「瓦解冰銷」。
家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家族世傳的習慣行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夏侯湛作周詩成,示潘安仁。安仁曰:『此非徒溫雅,乃別見孝悌之性。』潘因此遂作家風詩。」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潘岳之文彩,始述家風。」也稱為「門風」。
灞陵夜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勢的人遭受欺凌。參見「霸陵呵夜」條。北周.庾信〈哀江南賦〉:「豈知灞陵夜獵,猶是故昔將軍;咸陽布衣,非獨思歸王子。」唐.李商隱〈少年〉詩:「灞陵夜獵隨田竇,不識寒郊自轉蓬。」
長亭短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設於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十里五里,長亭短亭。」後比喻連綿不斷的旅程。《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一一.昇仙記.行程傷感》:「長亭短亭,衰草西風景。」
沴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惡氣。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沴氣朝浮,妖氣夜隕。」
頭會箕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稅賦苛刻。《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傳》:「北有長城之役,南有五嶺之戍,外內騷動,百姓罷敝,頭會箕斂,以供軍費,財匱力盡,民不聊生。」北周.庾信〈哀江南賦〉:「頭會箕斂者,合從締交,鋤耰棘矜者,因利乘便。」也作「頭會箕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