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八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八方邊遠之地。《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大漢之德,逢涌原泉,沕潏漫衍,旁魄四塞,雲尃霧散,上暢九垓,下泝八埏。」南朝宋.裴駰.集解:「埏音延,地之際也。言其德上達於九重之天,下流於地之八際也。」
關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函谷關和黃河。《史記.卷六九.蘇秦傳》:「秦四塞之國,被山帶渭,東有關河,西有漢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馬,此天府也。」
勢不兩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名「合從」。 ◎2《戰國策.楚策一》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說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敵四國,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虎賁之士百餘萬,車千乘,騎萬疋,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難樂死。主嚴以明,將知以武。雖無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險,折天下之脊,天下後服者先亡。且夫為從者,無以異於驅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之與羊,不格明矣。今大王不與猛虎而與群羊,竊以為大王之計過矣。凡天下強國,非秦而楚,非楚而秦。兩國敵侔交爭,其勢不兩立。而大王不與秦,秦下甲兵,據宜陽,韓之上地不通;下河東,取成皋,韓必入臣於秦。韓入臣,魏則從風而動。秦攻楚之西,韓、魏攻其北,社稷豈得無危哉?」〔參考資料〕 《韓非子.人主》且法術之士,與...
易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難應付的人。《新唐書.卷八四.李密傳》:「關中四塞之地,彼留守衛文昇,易人耳。」
三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三個關隘的合稱:(1)平靖關、武陽關(即武勝關)、黃峴關,為義陽(今河南省信陽縣)之三關。《南齊書.卷一五.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於義陽郡。有三關之隘,北接陳、汝,控帶許、洛。」(2)上黨、壺口、石陘,為上黨(今山西省東南部地)之三關。《後漢書.卷二八上.桓譚馮衍列傳.馮衍》:「夫上黨之地,有四塞之固,東帶三關,西為國蔽。」唐.章懷太子.注:「三關謂上黨關、壺口關、石陘關也。」(3)陽平關、江關、白水關,為蜀之三關。《文選.卷四九.史論.干寶.晉紀總論》:「三關電掃,劉禪入臣。」李善注引《漢南記》:「蜀有陽平、江關、白水關,此為三關。」(4)北周以益津(今河北省霸縣)、瓦橋(今河北省雄縣)、草橋(今河北省高陽縣)為三關,關北屬遼。(5)明時以居庸、紫荊、倒馬為內三關;雁門、寧武、偏頭為外三關。
祥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平祥瑞之氣。《文選.任昉.宣德皇后令》:「是以祥光總至,休氣四塞。」《西遊記》第二七回:「行者取了缽盂,縱起祥光。」
勢不並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名「合從」。 ◎2《戰國策.楚策一》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說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敵四國,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虎賁之士百餘萬,車千乘,騎萬疋,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難樂死。主嚴以明,將知以武。雖無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險,折天下之脊,天下後服者先亡。且夫為從者,無以異於驅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之與羊,不格明矣。今大王不與猛虎而與群羊,竊以為大王之計過矣。凡天下強國,非秦而楚,非楚而秦。兩國敵侔交爭,其勢不兩立。而大王不與秦,秦下甲兵,據宜陽,韓之上地不通;下河東,取成皋,韓必入臣於秦。韓入臣,魏則從風而動。秦攻楚之西,韓、魏攻其北,社稷豈得無危哉?」〔參考資料〕 《韓非子.人主》且法術之士,與...
喉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形勢險要,可掌控全局之地。《晉書.卷一○四.石勒載記上》:「鄴有三臺之固,西接平陽,四塞山河,有喉衿之勢,宜北徙據之。」
曼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大廣散。《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大漢之德,逢涌原泉,沕潏曼羨,旁魄四塞,雲布霧散,上暢九垓,下泝八埏。」
覆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掩覆遮蓋。《漢書.卷八五.谷永傳》:「黃濁四塞,覆冒京師。」也作「冒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