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睟面盎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子內在的道德的光彩,自然流露在面上與背部。語本《孟子.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後用以形容有道德修養者的儀態。宋.陳亮〈甲辰答朱元晦書〉:「研窮義理之精微,辯析古今之同異,原心於秒忽,較禮於分寸,以積累為功,以涵養為正,睟面盎背,則亮於諸儒誠有愧焉。」
生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現於臉上。《孟子.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
不言而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言而喻」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1>於心,其生色2>也睟然3>,見於面,盎4>於背,施於四體5>,四體不言而喻。」 〔注解〕 (1) 根:深植。 (2) 生色:表現於臉上。 (3) 睟然:潤澤的樣子。睟,音ㄙㄨㄟˋ。 (4) 盎:音ㄤˋ,充滿的、盈溢的。 (5) 四體:四肢。人的兩手兩足合稱四體
粉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屑、細末。唐.盧仝〈蛺蝶請客〉詩:「粉末為四體,春風為生涯。」
羽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軍中緊急的文書。古時徵兵、徵召的文書,上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後漢書.卷五七.劉陶傳》:「每聞羽書告急之聲,心灼內熱,四體驚竦。」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五齣:「隔江雲陣列,連夜羽書飛。」也稱為「羽毛書」、「羽檄」。
體無完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體無完膚」。見「體無完膚」條。01.宋.劉斧《青瑣高議.前集.卷三.王平甫歌》:「織羅日日遭鞭箠,經年四體無完肌。」 
臨水登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途跋涉或遊覽山水名勝。唐.楊烱〈送并州旻上人詩序〉:「況乎人生天地,嶽鎮東西,良時美景,始雲蒸而電激,臨水登山,忽風流而雨散。」唐.劉禹錫〈酬馬大夫登洭口戌見寄〉詩:「新辭將印拂朝纓,臨水登山四體輕。」也作「登山臨水」、「登山涉水」。
膚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皮膚的表裡,後泛指皮膚、肌膚。《禮記.禮運》:「四體既正,膚革充盈,人之肥也。」唐.孔穎達.正義:「膚是革外之薄皮,革是膚內之厚皮革也。」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髮早衰。」
內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內心憂慮而感到煩燥悶熱。《後漢書.卷五七.劉陶傳》:「每聞羽書告急之聲,心灼內熱,四體驚悚。」唐.李賀〈長歌續短歌〉:「秦王不可見,旦夕成內熱。」
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追查究竟。宋.洪邁《夷堅丁志.卷四.沅州秀才》:「秀才果已斃,四體如刀裂。寺以告縣,遣巡檢索忠者體究其事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