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4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墨守舊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給燕軍的將領看。信裡的大意是向燕將分析當前的情勢,說有勇之人不應怕死,況且目前燕國情勢混亂,又被趙國圍攻,燕王沒有忠心之臣可以信賴。而燕軍以區區一城的兵力,便能抵擋齊國大軍,固守聊城一年,實在了不起啊!但是齊國是絕對不會放棄聊城的,會堅持到收復為止,這樣還能在這小城裡撐多久呢?勸他不如將這些軍力帶回燕國,不但可以幫助祖國度過難關,又可以建立自己的功績名聲。燕將看了信後,覺得很有道理,便收兵回國了。這裡的典源用了「墨翟之守」。在《墨子》裡記載:故,來比喻燕軍的固守聊城。《墨子》裡記載:有一次,楚國要攻打宋國。當時有名的工匠魯班特地為楚國造了一座雲梯,做為攻城之用。墨子聽了趕緊去找魯班,跟他在楚王...
昆陽之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昆陽之戰(Battle of Kunyang)更始政權之後,漢軍主要兵分二路,主力由大司徒劉縯率領,繼續圍攻宛城;另一路則由成國上公王鳳、廷尉大將軍王常、太常偏將軍劉秀為統帥,向北相繼攻佔潁川郡的昆陽、定陵、郾城,並在此三地獲得許多財物糧食,並轉送到宛城劉縯軍中,有效支援了漢軍主力之作戰。王尋、王邑率領四十二萬大軍先抵達潁川郡,與在育陽戰敗後退守此地的嚴尤、陳茂會合後,軍容更加盛大,將首攻目標指向昆陽。此時漢軍主力十萬已由劉縯帶領圍攻宛城,而劉秀正...
換日偷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成語。劇中情節本於《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列傳》中的一段故事,說到魏國公子信陵君設法要去解救趙國被秦圍攻的危難。本來魏王已經派出一支軍隊,但因為害怕秦國的報復,所以把軍隊停留在邊境上,不進也不退。信陵君有一位門下食客叫侯嬴,獻了一計,建議信陵君偷盜魏王兵符,率領邊境上這支部隊前去救趙。於是信陵君就去拜託魏王愛妾如姬幫忙,公子對如姬曾經有報父仇之恩。於是就有「如姬竊符」的情節。因此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為了報答信陵公子大恩,我來魏王寢宮盜符,用偷天換日的手段,要勝過用博取魏王的恩愛來取得。「偷天換日」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比喻騙局之大與技巧之妙。
鄭經建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發內鬨,鄭泰遭到鄭經幽禁而自殺,引發鄭泰弟弟鄭鳴駿率部眾降清。1663年10月,清軍聯合荷蘭部隊圍攻金門、廈門,鄭軍節節敗退。1664年3月,鄭經放棄閩南沿海各島,全面撤兵退守台澎。這次退守台灣,可說是正式所代表的男名抗清勢力的總撤退,不僅政經所管轄的部隊、官員都撤入台灣,明朝的縉紳遺老,也都隨鄭經來台,此批入台總人數約僅7000人左右。鄭經入台當年,旋即將東都改為東寧,並將原來的天興縣、萬年縣升為「州」。他說他不是不能戰,而是「不欲重苦沿海吾民,故效張仲堅遠絕扶餘,不與中土爭衡。」鄭經也自稱「東寧國王」,西洋人稱它...
外合裡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面圍攻,裡面接應。裡外相互配合。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則這官吏知情,外合裡應,將窮民併。」也作「裡勾外連」、「裡應外合」。
攻難守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補損失。趙國相國平原君就此問題 向大將馮忌徵求意見。馮忌說秦國憑藉七戰七勝的軍威 在長平之戰後 乘勝圍攻邯鄲城 而我們只靠散兵敗卒堅守秦軍不僅沒有攻破反而消磨了銳氣。這是什麼緣故?就是由於攻起來難而守起來易。馮忌進而分析說趙國既沒有屢戰屢勝之威風 而燕國也沒有遭受像長平之戰那樣巨大的傷損拿我們疲憊不堪的軍隊 去攻打強燕不僅占不到什麼便宜 還會讓強秦鑽我們的空子。那樣做 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平原君趙勝覺著馮忌的話很有道理便取消了攻打燕國的想法。 2.語譯 形容堅守以逸待勞 與攻取相比而較容易。 3.故事內容  趙國在長平戰...
十圍五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孫子.謀攻》:「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若兵力超過敵軍十倍,則採取圍攻的方式;若兵力超過敵軍五倍,則採取集中攻擊的方式。《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兵書之法,十圍五攻,敵則能戰。」
海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臘神話《木馬屠城記》中的美女。為斯巴達王后,後與特洛伊王子私奔,引起希臘各國圍攻。最後希臘以木馬計誘,攻破特城,奪回海倫。
兜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後面和兩旁包圍攻擊。如:「營帳四方要嚴加戒備,以防敵軍的兜抄行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