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384 ms
共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毛骨俱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馬頃刻千里。」俛仰間身已據鞍,遂交轡而行。夾道列炬如晝,行數里,火光浸微。至大官府,中有殿,南向垂簾,簾內燈燭明滅。廷下吏卒或坐或臥,見二騎至,不為起。二人轉而東,復少北,有聽事,對設兩榻,執事者鞠躬聲喏,虡揖就坐,曰:「此君治所也。」俄一小兒自屏間出,挽其衣。虡曰:「令嗣先在此矣。」蓋數年前所失稚子也。虡曰:「君且歸,徐當相迎。」興祖方攬轡,蹶然而寤。明日,遍告常所來往者,疑為不祥。未幾,因出謁1>,過婁氏之門,毛骨凜然俱竦2>,即得疾。扶歸家,信宿3>而卒。卒後,其表弟陳振夢見之,與語如平生。振曰:「聞兄為冥吏,信否?」興祖唯唯。振又曰:「人持盃珓來卜者,兄能告以吉凶乎?」曰:「大渾王...
|
軍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御軍隊的權力。《三國演義》第二回:「娘娘可臨朝,垂簾聽政、封皇子協為王、加國舅董卓大官,掌握軍權、重用臣等,大事可圖矣。」
|
肅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18~1861)清宗室,鄭王端華之弟。咸豐間,官至御前大臣、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為文宗所信任。文宗崩,穆宗立,肅順與端華及怡王載垣等顧命主政務,因阻撓太后垂簾聽政失敗,而與端華、載垣均被殺害。
|
慈安太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文宗咸豐帝之后。(西元1837~1881)姓鈕祜祿,滿洲人。咸豐元年英法聯軍進犯北京時,隨咸豐帝逃往熱河。次年咸豐死,清穆宗同治帝即位,尊為「皇太后」,與慈禧太后共同垂簾聽政。
|
大保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明代故事戲。故事敘述明穆宗死後,太子年幼,李豔妃垂簾聽政,妃父李良企圖篡位,李妃亦欲讓位。定國公徐彥昭、兵部侍郎楊波於龍鳳閣嚴詞諫阻,李妃執迷不悟,君臣爭辯,不歡而散。劇中多生、旦、淨唱工戲。
|
胡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亂瞎鬧。《儒林外史》第九回:「在店裡時,也只是垂簾看書,憑著這夥計胡三,所以一店裡的人都稱呼他是個『老阿獃』。」
|
撤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制時代,帝王年幼,由皇太后或太皇太后垂簾聽政,待帝王年長後,歸還政權,稱為「撤簾」。《宋史.卷二五.高宗本紀二》:「辛亥,皇太后撤簾。」
|
老阿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糊塗。《儒林外史》第九回:「在店裡時,也只是垂簾看書,憑著這夥計胡三。所以一店裡人都稱呼他是個老阿呆。」
|
懸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垂簾,為富貴人家的華飾。《莊子.達生》:「有張毅者,高門懸薄,無不走也。」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