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7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瞭望敵人的高樓。通「譙」。《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為壘木樵,校聯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圓形像月亮的。如:「月餅」。《新唐書.卷一三六.列傳.李光弼》:「治溝,築月城以守。」
困獸猶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垂死掙扎,負嵎頑抗反義:束手就擒,坐以待斃辨似: 「困獸猶鬥」及「負嵎頑抗」都有奮力抵抗的意思。 「困獸猶鬥」多用在被圍困的絕境中;「負嵎頑抗」用在有所憑藉的情況下。 困獸猶鬥 負嵎頑抗 辨似例句 ○ ㄨ 敵人雖然已經被包圍了,但他們仍在作~的掙扎。 ㄨ ○ 面對聯軍的鎮壓,叛軍依然扼守在壕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工所堆砌的高丘。《說文解字.京部》:「京,人所為絕高丘也。」《詩經.小雅.甫田》:「曾孫之庾,如坻如京。」漢.毛亨.傳:「京,高丘也。」《三國志.卷八.魏書.公孫瓚傳》:「為圍十重,於裡築京,皆高五、六丈。」
偃武修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偃武修文」。見「偃武修文」條。 01.唐.王啟〈武關賦〉:「蓋以文修武偃,國泰時雍,濬四溟而作,廓八極以為墉。」 02.《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周朝,自武王伐紂,即天子位,成康繼之,那都是守成令主。又有周公、召公、畢公、史佚等一班賢臣輔政,真個文修武偃,物阜民安。」 參考詞語︰武偃文修注音︰ㄨˇ |ㄢˇ ㄨㄣˊ ㄒ|ㄡ漢語拼音︰wǔ yǎn wén xiū釋義︰即「偃武修文」。見「偃武修文」條。 01.元.王旭〈春從天上來.斗轉寅方〉詞:「休言太平無象,看武偃文修,歲稔時康。」 02.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五一齣》:「正此引奏,前日先生看定狀元試卷,蒙聖旨武偃文修,今其時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暗中察看、伺探。如:「偵查」、「偵測」。《後漢書.卷五五.章帝八王傳.清河孝王慶傳》:「外令兄弟求其纖過,內使御者偵伺得失。」《文選.潘岳.馬汧督誄》:「子命穴浚,寘壺鐳瓶甒以偵之。」
養虎遺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與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期會而擊楚軍。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會。楚擊漢軍,大破之。漢王復入壁,深而自守。 〔注解〕 (1) 漢:指漢王劉邦。 (2) 西歸:西向回歸漢地。 (3) 張良:?∼西元前186,字子房。漢初名臣。本是韓國公子,秦滅韓,良欲為主復仇,乃使人擊始皇於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隱於下邳,而受太公兵法於圯上老人。後為高祖策畫定天下,封留侯,晚好黃老,學辟穀之術。卒諡文成。 (4) 陳平:漢初陽武(今河南省陽武縣東南)人,生卒年不詳。幼嗜讀書,容貌俊美,足智多謀,事高祖屢出奇策。惠帝時,官至左丞相。卒諡獻。 (5) 說:音ㄕㄨㄟˋ,以語言勸服。 (6) 楚:指西...
鴻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河川名。在今河南省滎陽縣,為楚漢分界處。
2.比喻界限分明。如:「判若鴻溝」。
地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下通道。《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上》:「紹為地道欲襲操,操輒於內為長以拒之。」
襲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趁人不備發動攻擊。《漢書.卷六.武帝紀》:「誘致單于,欲襲擊之。」《三國志.卷六.魏書.袁紹傳》:「太祖輒於內為長以拒之,遣奇兵襲擊紹運車,大破之,盡焚其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