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8.06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蟋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秋天是產卵的季節,雌性在植物的莖葉或土壤中產卵,等到隔年春天,才孵化微若蟲,牠們的幼蟲稱作為跳蝻,外型就像小號的父母,差別只在沒有發育完全的翅膀。蟋蟀具有長長的觸角,聽器長在前足上(靠著耳朵來觀察動靜,因此在黑暗中也能夠活動自如),大多利用觸角來摸索環境,也因後腳長而強壯,所以跳躍技術相當一流。(註1) 領土意識當兩隻蟋蟀侵入彼此領域食,其中一方就會振翅挑釁,通常另一方不甘示弱,也會摩翅出聲,表示準備應戰,但殘忍的是,蟋蟀雙方一定會鬥得彼此遍體鱗傷,直到另一方斷肢折翅不能動彈為止,人們通常就是利用雄蟋蟀領土意識所展開的...
彩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彩鷸 Rostratula benghalensis1.1 基本資料1.2 外型特徵1.3 習性1.4 面臨問題1.5 惹眼的外羽1.6 關鍵字1.7 參考書目 彩鷸 Rostratula benghalensis 基本資料科別:鷸目,彩鷸科別名:土礱鉤仔、玉鷸體長大小:身長二十三至二十六公分,翼長十一至十五公分保育等級:珍貴稀有保育類活動環境分佈:平原中的農耕地或沼澤<註1> 外型特徵體型肥胖,嘴略長而先端向下微彎,尾甚短。嘴...
藍腹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級:瀕臨絕種保育類鳥類區分:稀有特有種活動環境分布:中低海拔闊葉樹林或雜木林下層,草生地或開闊地中外型特徵:雄鳥 - 全身藍黑色金屬光澤,頭頂冠羽白色,臉部裸出部分為血紅色,上背白色,肩羽紅褐色、翅羽金屬綠色,尾羽甚長。雌鳥 - 體型較小,全身大致紅褐色,散布土黃色V字型斑紋,腳紅色。習性:性隱密機警,不易觀察,大多於晨昏活動,叫聲似"咯咯"低沉混濁之音。<註1> 英國人發現的華雞在西元一八六二年英人史溫侯首度在淡水採集到舊名"華雞"的藍腹鷴,現在的生態環境已很難想像能在淡水附近觀察到牠們的蹤跡。現成的林道...
流線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減小流體阻力的圓弧外型。常用在汽車、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外型設計,以增加行進速度。電器、服裝等日常用品也常設計為流線型,以增加舒適美觀。
昆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是種類最多的動物,數量超過100萬種。牠們的腳和身體都有節,在分類上屬於節肢動物門的昆蟲綱。昆蟲的外型有很多也都長得很像,如蜈蚣、蚯蚓、蜘蛛等,很容易讓人混淆。1. 頭部有許多感覺器官,包含兩根觸角、兩個腹眼(由成千上萬的小眼組成,功能和人類的眼睛差不多)和0-3個不等的單眼(單眼結構較簡單,能分辨近處物體的移動,但通常只是分辨明暗)。觸角在頭部前方,負責嗅覺、味覺和觸覺。2. 胸部是昆蟲的運動中心,分成前胸、中胸和後胸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兩隻腳,中胸和後胸還有各兩片翅膀。昆蟲的翅膀可以飛翔、保護身體或發出聲音。3. ...
台灣松雀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 基本資料科別:鷲鷹科保育等級:珍貴稀有保育類活動環境:低中海拔樹林中皆有機會長度:約30公分雄鳥外型特徵:體背面暗灰藍色,後頸雜有白色羽毛,眼黃色,喉白色,喉中央有黑褐色縱線,體腹面白色,有灰褐色橫斑紋,尾下覆羽白色,尾羽灰色,有四條褐色橫斑。雌鳥外型特徵:除了腹部斑紋為褐色之外,其餘與雄鳥相似習性:性隱密,不易見到,常隱身於密林中捕食小型動物,偶爾在晴朗天氣裡短暫在空中盤旋 <註1> 與鳳頭蒼鷹的差別獵食方法以定點埋伏突擊為主,在...
螳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螳螂(mantis) (註1)1.1 產卵1.2 兇巴巴的螳螂1.3 關鍵字1.4 參考書目 螳螂(mantis) (註1)1.全世界有1800多隻螳螂,台灣大約有十幾種,不同的螳螂外型也不大一樣,有些長得像枯枝,有些長的想蘭花,還有些長的像螞蟻,顏色則多以綠色或褐色為主。大多數的螳螂是埋伏型的狩獵者,在樹枝和草叢以綠色為主行動,另外也還有形狀像花朵的螳螂,牠們會假裝成一枚落葉或花朵,在此等候獵物,像是花螳螂等,當獵物進入獵捕範圍時,立即揮出前角捕捉牠,此時出手只要0.04秒,捕捉機率也高達100%。2.螳螂跟蟑...
甲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知覺一樣的動也不動,而當危險過後,牠們又會清醒過來,繼續活動。(註1) 吉丁蟲閃耀著金屬般的光澤,外型十分艷麗,幼蟲大多啃食植物的莖幹,對植物造成不少傷害。在一般山上常能發現牠們的蹤跡。 獨角仙獨角仙身體強健,雄蟲尚有一隻壯碩的角,是與其他雄性爭鬥的有力武器(但牠們一班不喜歡爭鬥),所以叫做獨角仙。幼蟲生長在土中。吃腐朽的動植物為生。成蟲則嚼食葉片或吸食樹汁,白天都躲在土中,夜間才出來活動。(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甲蟲英文關鍵字: beetle 參考書目註1:動物百科,姚啟久編著。漢宇國際文化,2008,頁63。...
番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大小:三十九公分長保育等級:一般類野生動物活動環境分布:低海拔至平原的草灌叢、草生農耕地及防風林等外型特徵:夏羽 - 嘴黑色,全身大致黑色而有綠色光澤,背部及翼橙栗褐色。冬羽 - 嘴黃褐色,全身大致橙栗褐色,胸以下淡黃褐色,中央尾羽褐色有黑色橫斑,外側尾羽黑色。習性:常單獨或成對出現於雜草、灌叢或甘蔗園中,喜停樹梢,常在低林木或草原上低空飛行,以蚱蜢、蜥蜴為主要食物。<註1>在台灣常見地區:低海拔甘蔗園、牧場、芒草或灌叢中 雛鳥雛鳥初生時頭頂及背部有粗毛狀的雛羽,這粗毛是絨羽的羽鞘,羽鞘脫落之後羽絨就會綻開...
黑面琵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小:七十四公分長保育等級:瀕臨絕種保育類鳥種區分:稀有過境鳥活動環境分布:海岸濕地的河口或沙洲水域外型特徵:嘴長,先端扁平呈匙狀,黑色;眼先黑色而相連,腳黑色;全身大致為白色,胸及飾羽黃色。習性:警戒心強,不易接近,常單獨或小群混於白鷺群中於海岸附近水田、河口、沙洲覓食;覓食時,會用嘴在水中左右掃動後啄食。<註1> 主要棲息地黑面琵鷺為冬候鳥,在台灣,主要棲息在台南七股和台南四草,也有小群會出現在屏東林邊及澎湖興仁水庫。 夜行性的黑面琵鷺雖然羽毛和白鷺鷥一樣也是白色調,但黑面琵鷺卻是夜行性鳥類,多於夜晚覓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