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54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登徒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唐.元稹《鶯鶯傳》:「(張生)謝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兇行。余真好色者,而適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嘗不留連於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
家和萬事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家庭和睦就能興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七回:「大凡一家人家,過日子,總得要和和氣氣。從來說:『家和萬事興。』」
凡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大凡、通常
回頭是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灤陽消夏錄四》:「大凡風流佳話,多是地獄根苗。昨見冥官錄籍,故吾得記之,孽海洪波,回頭是岸。」
痴心妄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痴迷的幻想著不能實現的事情。《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大凡人不做指望,到也不在心上;一做指望,便痴心妄想,時刻難過。」
鶯鶯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朋友們看,更可見其自命風流倜儻、炫耀鶯鶯之愛及負心薄悻之本性。而到最後張生還說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話:「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於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貴,乘寵嬌,不為雲,為雨,則為蛟,為螭,吾不知其變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據百萬之國,其勢甚厚。然而一女子敗之。潰其眾,屠其身,至今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勝妖孽,是用忍情。」所謂「忍情」,即是「忍心之情」,亦是「殘忍之情」!鶯鶯之癡情若此,張生竟將之比擬為蛟、為螭,又比作妲己、褒姒,且以「尤物」來貶低鶯鶯,將自己的負心薄悻合理化,搬出自古以來紅顏禍水的大道理,而在座聽...
浪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務正業的遊蕩青年。《西遊記》第九一回:「街衢中有幾個無事閑遊的浪子。」《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大凡富家浪子,心性最是不常,搭著便生根的,見了一處,就熱一處。」
沈光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與時潛。不當矜著述,已閉白雲函;是衲全留髮,云庵半在巖。寡親時屬旅,感物義為咸。半世栖栖意,逢人說大凡。 參考書目註1.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25。註2. 彭瑞金,《台灣文學50家》(臺北:玉山社,2005),頁21~28。註3. 丁憂:遭遇父母的喪事。臺灣文獻叢刊
籠中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失去自由。《三國演義》第二一回:「吾乃籠中鳥、網中魚。此一行如魚入大海、鳥上青霄,不言屣網之羈絆也。」也作「籠中窮鳥」、「籠中之鳥」。
通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普通、平常。如:「他通常十點就上床睡覺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