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1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百思不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豁然貫通、豁然大悟、恍然大悟
如夢初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從睡夢中剛醒過來。比喻從糊塗、錯誤的認識中恍然大悟。《醒世姻緣傳》第五三回:「嫂子在上,多謝教言良誨,我晁思才如夢初醒。」《老殘遊記》第七回:「今日得聞這番議論,如夢初醒,如病初愈,真是萬千之幸。」也作「如夢方醒」、「如夢初覺」。
胸有丘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在動筆繪畫前,心中早已有了深遠的意象。宋.黃庭堅〈題子瞻枯木〉詩:「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後比喻思慮深遠,胸懷遠大。「丘」文獻異文作「邱」。《官場現形記》第十一回:「畢竟戴大理胸有邱壑,聽了此言,恍然大悟道:『是了!是了!我好好的一個缺,就葬送在他這幾句話上了!』」
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心中埋藏著很多事情。《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安太太見何玉鳳經張金鳳一片良言,言下大悟,奔到自己膝下,跪倒塵埃,低首含羞的叫了聲親娘,知她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一折:「(公子云)孫先生,你怎不言語。(正末唱)我正是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
丘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比喻深遠的意境。宋.黃庭堅〈題子瞻枯木〉詩:「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浮生六記.卷四.浪遊記快》:「而觀其或亭或臺,或牆或石,或竹或樹,半隱半露間,使遊人不覺其觸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斷難下手。」後亦用以比喻心中有數。《官場現形記》第一一回:「畢竟戴大理胸有丘壑,聽了此言,恍然大悟道:『是了!是了!』」也作「邱壑」。
伏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為下文情節發展而預作鋪設安排的寫作手法。[例]這篇推理小說在許多地方都安排了巧妙的伏筆,前呼後應,常讓讀者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頓開茅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恍然大悟
廝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務正業、嬉耍胡鬧的混日子。[例]他在外廝混了多年,如今終於大澈大悟,決心奮發向上。
豁然貫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對事理領悟通曉,而能全盤理解。語出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大學章句.五章》。 △「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實情況原本是這樣。[例]聽老師講解後,他才恍然大悟的說:「原來如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