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未成年人保護法〕是大陸地區一九九一年九月四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一九九二年一月一日起施行。全法共分總則、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法律責任、附則等七章,五十六條。該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基本原則為:(1)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3)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4)教育與保護相結合。關於家庭保護的職責中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殘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應當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
專科教育(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科教育是學習年限短於本科,層次低於本科的高等教育。
  專科教育入學起點與本科教育相同,招收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者,但專科教育只有二至三年,或更短一點。在大陸地區,實施專科層次教育的學校,有各類高等專科學校和地方性高等職業學校(短期職業大學)。前者提供學術性或技術性專科教育,後者提供職業性專科教育。近幾年,許多大學和專業學院也普遍開辦一些應用型專科教育。
  從培養目標看,專科教育不同於本科。本科教育培養的是高級專門人才,本科生畢業後七年左右可受聘為各種以「師」相稱的技術幹部,如講師、醫師、工程師、農藝師等,而專科教育培養中高級技術、管理人才和初中教師,他們要成為...
全日制幼兒園(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日制幼兒園亦稱整日制幼兒園,為大陸地區幼兒園的類型之一。其特點是:(1)除週末及法定節假日外,全天接收幼兒,兒童每日在園時間可達八至十二小時。一般幼兒清早由家長送入園,傍晚接回;(2)提供膳食。一般全日制幼兒園提供早、中、晚三餐及午間點心(部分幼兒園不準備晚餐);(3)為每個幼兒備有專用床鋪,以供午睡之用。
  根據一九八一年十月頒發的〔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草案)〕,全日制幼兒園按入園幼兒年齡分為小班(三至四歲)、中班(四至五歲)、大班(五至六歲)。幼兒教育內容包括八項:生活衛生習慣、體育活動、思想品德、語言、常識、計算、音樂、美術。各項內容均按小、中、大班作出具體規定。全面發...
北京醫科大學(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京醫科大學是一所多學科綜合性高等醫藥學校;一九五九年確定為國家級重點大學,隸屬衛生部。校址在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三十八號,校本部(不含附屬醫院)占地五百七十五畝,本部校舍建築面積二十七萬平方公尺。
  北京醫科大學原名北京醫學院,其前身為民國元年(1912)十月建立的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是中國自辦的第一所國立高等醫科學校。十二年(1923)九月,改建為國立北京醫科大學校;十六年(1927)八月,改國立京師大學校醫科;次年十一月,改國立北平大學醫學院。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遷往西安;二十七年(1938)四月成為西北聯合大學醫學院;三十五年(1946)北京大學在京復校後,學校成為北京...
人口素質(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口素質,係指大陸地區用以概括一定社會人口的身體素質、思想素質和文化科學素質。
  身體素質主要指人口的體質健康水準、智力發育狀況,以及力氣、耐力、敏捷程度等狀況。思想素質主要包括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行為規範、價值取向和審美情趣等。文化科學素質主要是指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文化知識水準、科學技術水準,以及生產經濟和生產技能等。
希望學校(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望學校係指大陸地區為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重返校園而在貧困鄉村新建或修繕的學校;一般稱為 「希望小學」。據一九九○年統計,大陸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的學齡兒童有一百多萬人。「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經過周密調查和論證,於一九八九年十月三十日向海內外宣布建立中國第一個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基金;旨在集社會之力,捐資助學,資助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的孩子重返校園,以保障他們受教育的基本權力。這項助學扶貧的事業被命名為「希望工程」,在海內外廣泛開展。「希望工程」的資助方式是:(1)設立助學金,長期資助貧困地區因家庭困難失學的品學兼優少年重返校園;(2)為一些貧困鄉村新蓋、修繕小學校舍;(3)為一些鄉村小學購置教...
暨南大學(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暨南大學是一所以招收華僑、港澳臺青年和外籍華人學生為主的多學科綜合性大學,隸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校址在廣州市石牌,占地一千五百六十畝,校舍建築面積三十七萬平方公尺。
  暨南大學的前身是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創建於南京的暨南學堂,為國家創辦的第一所華僑學校。宣統三年(1911)停辦,民國七年(1918)復校,改名為國立暨南學校。十年與東南大學在上海合辦國內第一所商科大學--上海商科大學。十二年學校遷上海真如新址,同年九月成立國立暨南商科大學,這是國家創辦華僑高等教育的開端。十六年(1927)九月改名國立暨南大學。二十六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遷入上海公共租界,三十年十二月太平洋...
初小(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初小意指小學學制中的初級階段,其起迄時間往往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規定。
  我國在清朝末年建立近代教育制度時,就將小學學制分為初小和高小兩段,光緒二十九年(1903)由清廷頒布的〔奏定學堂章程〕規定,小學設初等小學堂和高等小學堂,初等小學堂招收七歲兒童入學,修業年限五年,畢業後可直接升入修業四年的高等小學堂。
  民國元年(1912)九月三日教育部公布的〔學校系統令〕規定:初等小學校四年畢業,畢業後得入高等小學校。民國二十一年(1932)十二月國民政府公布的〔小學法〕又規定,小學修學年限六年,前四年為初級小學,後二年為高級小學。
  一九五一年十月一日中共中央、...
文化課(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化課是指大陸地區普通中小學開設的基本文化科學知識的教學科目。一般來說,學校開設的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都屬於文化課範疇,是「約定俗成」的統稱,並不是科學意義上具有明確界定的概念。
SOS國際兒童村(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OS國際兒童村為收養孤兒的國際性民間慈善機構。一九四九年由奧地利醫學博士格邁納創辦於維也納。SOS為國際通用呼救信號,由英文「拯救我們的靈魂」(Save Our Soul)的頭一個字母縮寫而成。創辦國際兒童村的主旨是要給孤兒們以「母親」之愛、「兄妹」之情。世界上已有九十多個國家設立了國際兒童村。中國大陸政府於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四日與國際兒童村組織簽定協議,議定在天津、煙臺二市各建一所兒童村,由國際兒童村組織提供資助一百六十萬美元。國際兒童村組織主席格邁納曾為兩處兒童村的建址奠基儀式剪采,並邀請中國民政部派員赴泰國兒童村作短期考察。一九八六年,天津國際兒童村和煙臺國際兒童村建成。村內設若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