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6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懷有某種意念或想法。《詩經.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紅樓夢》第九八回:「且黛玉已歸太虛幻境,汝若有心尋訪,潛心修養,自然有時相見。」
秦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049~1100)字少游,號太虛,宋高郵人。官太學博士,累遷國史院編修官。少豪雋慷慨,工詩文,詞風柔婉,世稱秦淮海。著有《淮海集》四十卷。
生之謂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說的內涵,指出理學家的人性論大致可以區分為三個類型,而且與其本體、宇宙論互相建構,息息相關。張載的太虛即氣與與陽明的理氣合一都是一種體用論架構,而在其人性論中,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亦有著非一非異的關係,道德實踐則落在盡性或盡心上;程頤為了保持其天理本性的超越地位,因此在理氣與性氣間嚴格區分形上形下關係,而道德實踐則落在窮理上;王廷相則認為元氣乃唯一實體,反對一切本體性的概念,又認為氣質之性是唯一的人性,義理之性是聖人所立之教,因此其道德實踐的空間就十分受限。而理學家的變化氣質之說,以瞭解其成德之學的目的與工夫論的預設,並...
意馬心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猿意馬」之典源,提供參考。 《參同契.卷上.中篇》漢.徐景休箋註守禦固密者,如龍養珠,心不忘;如雞抱卵,氣不絕也。……真積力久,太和充溢,動靜休息,常須謹守。守則昌,失則亡,不可須臾離也,所謂行住坐臥,不離這個。行則措足於坦途,住則凝神於太虛,坐則勻鼻端之息,臥則抱臍下之珠。久而調習,無有間斷,方是端的工夫。否則心猿不定,意馬四馳,神氣散亂于外,欲望結丹,不亦難乎!
浩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正大剛直之氣。《明史.卷二○九.楊繼盛傳》:「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水滸傳》第七二回:「浩氣沖天貫斗牛,英雄事業未曾酬。」
太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空。《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敖翔太清,縱意容冶。」唐.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詩:「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也作「太虛」、「泰清」。
包羅萬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包羅萬象」。見「包羅萬象」條。01.明.胡應麟《詩藪.內編.近體上.五言》:「李如星懸日揭,照耀太虛;杜若地負海涵,包羅萬彙。」 
聚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合與離散。《莊子.則陽》:「緩急相摩,聚散以成。」《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人生寄身于太虛之中,其間榮悴悲歡,得失聚散,彼死此生,變形換殼,如夢一場。」
弘一大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祖。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虛大師曾為贈偈:「以教印心,以律嚴身,內外清淨,菩提之因。」趙朴初先生評價大師的一生為:「無盡奇珍供世眼 一輪圓月耀天心。」弘一法師之塔[編輯] 在文學和藝術上的部分作品畫冊•《樂石集》•《李叔同印存》•《護生畫集》(與豐子愷等合作,弘一題詩)論文•《圖畫修得法》•《水彩畫法說略》填詞•歌曲《送別》作曲•歌曲《三寶歌》(釋太虛詞)•歌曲《憶兒時》語...
壓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勝過、超過。宋.蘇軾〈和秦太虛梅花〉詩:「西湖處士骨應槁,只有此詩君壓倒。」《紅樓夢》第七六回:「黛玉笑道:『不如此如何壓倒你。下句意還未得,只為用功在這一句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