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繼晷焚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焚膏繼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是唐代著名文人,通六經百家之學,崇尚儒術,攘斥佛、老,以提倡古文為職志,文章自成一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如同中國其他讀書人一般,韓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負與長才。他在年少時便中進士第,但因個性不適官場,一輩子在仕途中浮沉不定,頗有失志之感,〈進學解〉這篇作品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下寫成。文中敘述大學老師訓誨他的學生說:「你們要勤奮努力的學習,以後才能有成就。學問和品德都好,未來也不怕被埋沒。」話都還沒說完,就有一位學生譏笑他說:「老師,您不要騙我們了!這麼久以來,我看您已是精通六藝,每天仍是手不釋卷,大大小小的知識一絲一毫也不放過,連夜晚都點燈接...
無所措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手足無措」。見「手足無措」條。01.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一六.指摘科場》:「向來所居為奇貨者,一旦喪氣失志,無所措手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坎壈:不平、不順利。《集韻.上聲.感韻》:「壈,坎壈,不平。一曰失志也。」《楚辭.劉向.九歎.怨思》:「惟鬱鬱之憂毒兮,志坎壈而不違。」漢.王逸.注:「坎壈,不遇貌。」
心灰意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情失望,意志消沉。《聊齋志異.卷九.王子安》:「初失志,心灰意敗,大罵司衡無目,筆墨無靈,勢必舉案頭物而盡炬之。」也作「心灰意懶」。
失張失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止失常,心不在焉。《醒世恆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陸五漢已曉得殺錯了,心中懊悔不及,失張失智,顛倒在家中尋鬧。」《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張媽媽大驚道:『怪道他連日有些失張失智,果然做出來。』」也作「失張倒怪」、「失張失志」。
儻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志的樣子。《莊子.田子方》:「子方出,文侯儻然終日不言。」唐.成玄英.疏:「儻然,自失貌。」
失張倒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止失常,心不在焉。《醒世姻緣傳》第九八回:「我知道外邊甚麼事?你失張倒怪的。」也作「失張失志」、「失張失智」。
慌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慌忙急促。《董西廂》卷一:「見個小僧入得角門來,大踏步走得來慌速。」《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孺人看見他有些慌速失張失志的光景,心裡疑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