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5.78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惆悵失意的樣子。通「惘」。《文選.宋玉.神女賦.序》:「罔兮不樂,悵然失志。」《資治通鑑.卷八二.晉紀四.武帝太康十年》:「久在中書,專管機事。及遷尚甚罔悵。」
狐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狐狸生性狡猾多疑,故多用來比喻狡詐而作惡多端的壞人。唐.杜甫〈久客〉詩:「去國哀王粲,傷時哭賈生;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縱橫。」《精忠岳傳》第一三回:「英雄失志受人欺,日光無色戰馬疲;得意狐狸強似虎,敗翎鸚鵡不如雞。」
人窮志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因貧失志
隕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困迫失志、憂悶不安。《禮記.儒行》:「儒有不隕穫於貧賤,不充詘於富貴。」也作「隕獲」。
侘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志的樣子。《楚辭.屈原.離騷》:「忳鬱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三國魏.曹丕〈曹蒼舒誄〉:「兼悲增傷,侘傺失氣。」
偃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困頓、失志。《聊齋志異.卷三.連城》:「少負才名,年二十餘,猶偃蹇。」
休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失意、失志。宋.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詞:「休休,者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
偃蹇困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艱難困頓。多指命運坎坷。如:「少時意氣風發的他,步入中年後竟然偃蹇困窮,流落街頭。」
鎩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鳥的羽毛殘落,不能高飛。比喻人失志不得意。南朝梁.劉孝標〈與宋玉山元思書〉:「賈生懷琬琰而挫翮,馮子握璵璠而鎩羽。」《聊齋志異.卷一.葉生》:「不意時數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鎩羽。」
燃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焚膏繼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是唐代著名文人,通六經百家之學,崇尚儒術,攘斥佛、老,以提倡古文為職志,文章自成一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如同中國其他讀書人一般,韓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負與長才。他在年少時便中進士第,但因個性不適官場,一輩子在仕途中浮沉不定,頗有失志之感,〈進學解〉這篇作品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下寫成。文中敘述大學老師訓誨他的學生說:「你們要勤奮努力的學習,以後才能有成就。學問和品德都好,未來也不怕被埋沒。」話都還沒說完,就有一位學生譏笑他說:「老師,您不要騙我們了!這麼久以來,我看您已是精通六藝,每天仍是手不釋卷,大大小小的知識一絲一毫也不放過,連夜晚都點燈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