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養生送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孟子.離婁下》:「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指子女對父母生前的奉養和死後的殯葬。《禮記.禮運》:「治其麻絲以為布帛,以養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從其朔。」也作「養老送終」、「養生送終」。
生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賈交易、買賣。《西遊記》第一回:「假若我與你去了,卻不誤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養?」《老殘遊記》第五回:「老董在各處算飯錢,招呼生意,正忙得有勁。」
施教因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影響至鉅。例如《論語.為政》中記載了子游、子夏曾分別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給了兩人不同的答案。子游雖能奉養父母,但少了敬,所以孔子回答時,強調了「敬」的重要。子夏在侍親態度欠佳,所以孔子強調愉悅容色的重要。也就是說兩人雖然問了一樣的問題,但孔子針對個別欠缺的部分作回應,所以會有不同的答案。另外,在〈雍也〉篇中孔子直接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也說明了應依循個別的不同資質予以施教,才能有成效。孔門弟子三千,分列於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四科,程頤認為便是依其資質與能力而分,所以說:「孔子教人,各因其材。」程頤的這段話見載於《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九》,後來「因材施...
撫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培育、奉養、扶養、撫育、贍養
菽水之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子女孝順奉養父母,雖是粗疏清淡的食物,也能帶給父母歡慰。參見「菽水承歡」條。明.高明《琵琶記.蔡宅祝壽》:「入則孝,出則弟,怎離白髮之雙親?到不如盡菽水之歡,甘齏鹽之分。」
席不暇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席不暇暖」之典源,提供參考。 #《淮南子.脩務》1>且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養其欲也;聖人踐位者,非以逸樂其身也。為天下強掩弱,眾暴寡,詐欺愚,勇侵怯,懷知而不以相教,積財而不以相分,故立天子以齊一之。為一人聰明而不足以遍照海內,故立三公九卿以輔翼之。絕國殊俗,僻遠幽閒之處,不能被德承澤,故立諸侯以教誨之。是以地無不任,時無不應,官無隱事,國無遺利,所以衣寒食飢,養老弱而息勞倦也。若以布衣徒步之人觀之,則伊尹負鼎而干湯,呂望鼓刀而入周,百里奚轉鬻,管仲束縛,孔子2>無黔突3>,墨子4>無煖席5>。是以聖人6>不高山,不廣河7>,蒙恥辱以干8>世主,非以貪祿慕位,欲事起天下利而除萬民之...
孤苦零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孤苦伶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孤苦伶仃 」原作「零丁孤苦」,見於晉.李密〈陳情表〉。李密的父親早亡,母親又被舅舅逼迫改嫁,由祖母養育而成,故李密事奉祖母極為孝順。晉武帝時,朝廷徵召他出任官職,但李密認為祖母年事已高,不可無人奉養,故上〈陳情表〉婉辭,文中言辭哀切懇摯,武帝大為感動,於是賜予祖孫二人奴婢與食米,使他得以終養祖母。〈陳情表〉中有一段說道:「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意思是說:我小時候體弱多病,一直到九歲都還沒辦法自己走路,就這樣孤單困苦地成長。文中「零丁」是個聯綿詞,為孤單沒有依靠的樣子,亦可作「伶仃」或「伶丁」,後來「孤苦伶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
沾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惠澤後人。《金史.卷八五.世宗諸子傳.永功傳》:「上慰之曰:『南渡後,國家比承平時有何奉養,然叔父亦未嘗沾溉。無事則置之冷地,無所顧藉。』」
風樹之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父母親亡故,兒女不得奉養的悲傷。參見「風木含悲」條。
李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24~287)字令伯,三國時蜀漢犍為郡武陽縣(今四川省彭山縣)人。父早亡,母改嫁,育於祖母。李密事奉祖母,以孝聞名。晉武帝時,徵為太子洗馬,李密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上〈陳情表〉婉辭,辭甚哀切懇摯。武帝大為感動,遂賜奴婢與食米,使得終養祖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