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8.34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怨聲滿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怨聲載道」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李固)出為廣漢雒令,至白水關,解印綬,還漢中,杜門不交人事。歲中,梁商請為從事中郎。……固欲令商先正風化,退辭高滿,乃奏記曰:「《春秋》褒儀父以開義路,貶無駭以閉利門,夫義路閉則利門開,利門開則義路閉也。前孝安皇帝1>內任伯榮、樊豐之屬,外委周廣、謝惲之徒,開門受賂,署用非次2>,天下紛然3>,怨聲滿道。朝廷初立,頗存清靜,未能數年,稍復墮損。左右黨進者,日有遷拜4>,守死善道者,滯涸窮路5>,而未有改敝立德之方。 〔注解〕 (1) 孝安皇帝:劉祜(西元94∼125),年僅十三時,鄧太后立其為帝,鄧太后臨朝,在位二...
輕身重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在乎生死而重視正義公理。《抱朴子.內篇.明本》:「攻守進趣之術,輕身重義之節。」漢.申屠蟠〈奏記外黃令梁配〉:「當時聞之,人無勇怯,莫不張膽增氣,輕身重義。」也作「輕生重義」。
東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東方的田野或高地。多指歸隱後的耕地。《文選.阮籍.奏記詣蔣公》:「方將耕於東皋之陽,輸黍稷之稅,以避當塗者之路。」
怨聲盈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怨聲載道」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李固)出為廣漢雒令,至白水關,解印綬,還漢中,杜門不交人事。歲中,梁商請為從事中郎。……固欲令商先正風化,退辭高滿,乃奏記曰:「《春秋》褒儀父以開義路,貶無駭以閉利門,夫義路閉則利門開,利門開則義路閉也。前孝安皇帝1>內任伯榮、樊豐之屬,外委周廣、謝惲之徒,開門受賂,署用非次2>,天下紛然3>,怨聲滿道。朝廷初立,頗存清靜,未能數年,稍復墮損。左右黨進者,日有遷拜4>,守死善道者,滯涸窮路5>,而未有改敝立德之方。 〔注解〕 (1) 孝安皇帝:劉祜(西元94∼125),年僅十三時,鄧太后立其為帝,鄧太后臨朝,在位二...
飲鴆救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飲鴆止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後漢書.卷四八.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霍諝》載,東漢霍諝,從小就顯露出與眾不同的才氣,年紀小小就通過了明經科的考試。十五歲那年,有人誣告他的舅舅宋光,說他擅自更改皇帝的詔書,於是被捕入獄,在牢中遭到審問拷打。霍諝寫了一篇奏記為他申辯,其中有一段說到:「宋光出身官宦之家,仕途平穩順利,現已位居地方首長的高位,品格也沒有什麼缺失。這樣的一個人,即使對於皇上的詔書有所疑慮,也會採用一種穩當的方式來解決,怎麼可能冒著死罪私下更改詔書?這樣的行為好比是一個飢渴的人,吃有毒的附子來止飢,喝毒酒來止渴,食物還沒進到肚子裡人就死了,所以不可能有人這樣做啊!」大將軍...
群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多才俊之士。《文選.阮籍.奏記詣蔣公》:「群英翹首,俊賢抗足。」也作「群彥」。
斂影逃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蔽形體。比喻隱居不出。南朝梁.江淹〈奏記詣南徐州新安王〉:「方斂影逃形,匡坐編蓬之下,遂遭煙露餘彩、日月末光。」
熱可炙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炙手可熱」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裴庭裕《東觀奏記.卷中》魏國公崔鉉1>秉政2>,鄭魯3>、楊紹復4>、段瓌5>、薛蒙6>一時俊造7>,鉉所取信。凡有補吏議事,或與之參酌。時人語曰:「炙手可熱,楊、鄭、段、薛;欲得命通,魯、紹、瓌、蒙。」時魯為刑部侍郎,鉉欲引以為相,聖旨授河南尹,不測其事。赴後,上問曰:「鄭魯發後除改,卿還自由否?」鉉驚恐,密以此事訪於左右,云:「御扆上題此四句。」鉉益畏。 〔注解〕 (1) 魏國公崔鉉:字臺碩,唐博州人,生卒年不詳。宣宗初,出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後封魏國公。鉉,音ㄒㄩㄢˋ。 (2) 秉政:掌握政權。 (3) 鄭魯:唐朝時人,生卒年不...
芹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德行微薄不足取。南朝梁.江淹〈奏記詣南徐州新安王〉:「淹幼乏鄉曲之譽,長匱芹藻之德。」
載塗怨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怨聲載道」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李固)出為廣漢雒令,至白水關,解印綬,還漢中,杜門不交人事。歲中,梁商請為從事中郎。……固欲令商先正風化,退辭高滿,乃奏記曰:「《春秋》褒儀父以開義路,貶無駭以閉利門,夫義路閉則利門開,利門開則義路閉也。前孝安皇帝1>內任伯榮、樊豐之屬,外委周廣、謝惲之徒,開門受賂,署用非次2>,天下紛然3>,怨聲滿道。朝廷初立,頗存清靜,未能數年,稍復墮損。左右黨進者,日有遷拜4>,守死善道者,滯涸窮路5>,而未有改敝立德之方。 〔注解〕 (1) 孝安皇帝:劉祜(西元94∼125),年僅十三時,鄧太后立其為帝,鄧太后臨朝,在位二...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