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7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虎頭鼠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虎頭蛇尾」之典源,提供參考。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則為你兩頭白麵搬興廢,轉背言詞說是非。這廝敢狗行狼心1>,虎頭蛇尾。不是我節外生枝2>,囊裡盛錐3>。誰著你奪人愛女,逞己風流,被咱都知。 〔注解〕 (1) 狗行狼心:如狗般的行為,毫無倫理,似狼般的心機,陰險狡猾。比喻行為卑鄙,心腸狠毒。 (2) 節外生枝:比喻事外復生事端。見「節外生枝」。 (3) 囊裡盛錐:把錐子放在囊袋中,錐尖很快就會顯露出來。指找麻煩。
糧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一切米穀及食物。《三國演義》第六回:「又縱軍士淫人妻女,奪人糧食,啼哭之聲,震動天地。」《儒林外史》第二回:「像這荀老爹,田地廣,糧食又多,叫他多出些;你們各家照分子派,這事就舞起來了。」也作「食糧」。
岸然道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道貌岸然」之典源,提供參考。 敦煌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引)光嚴1>整行之次2>,忽見維摩3>,道貌4>凜然5>,儀形畾落6>。右手掌拂塵之麈尾,左手擎化物之寒笻,萬莖之鶴髮垂肩,數寸之雪眉覆目。道眼,天上之雲霞;歷歷星冠,奪人間之皓月。遙望而清風宛在,鶴處雞群;近觀而光彩射人,龍來洞口。 〔注解〕 (1) 光嚴:菩薩名。 (2) 整行之次:即「整行次」,打點、整理行旅之處所。 (3) 維摩:為佛陀之在家弟子,乃中印度毘舍離城之長者。精通大乘佛教教義,修行高遠,雖出家弟子猶有不能及者。亦稱為「維摩詰」、「無垢稱」等。 (4) 道貌:修行者的容貌。...
言聽計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言聽計從」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1>楚已亡龍且,項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說齊王信曰:「天下共苦秦久矣,相與勠力擊秦。秦已破,計功割地,分土而王之,以休士卒。今漢王復興兵而東,侵人之分,奪人之地,已破三秦,引兵出關,收諸侯之兵以東擊楚,其意非盡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厭足如是甚也。且漢王不可必,身居項王掌握中數矣,項王憐而活之,然得脫,輒倍約,復擊項王,其不可親信如此。今足下雖自以與漢王為厚交,為之盡力用兵,終為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項王尚存也。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
懷古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者一開頭就抓住歷史發展的規律,高度凝煉地寫出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所處的地位,真是"高屋建瓴",先聲奪人。令人不能不驚嘆。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上面已泛指"風流人物",這裡就進一步提出"三國周郎"作為一篇的主腦,文章就由此生發開去。  "亂石崩雲,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這是現場寫景,必不可少。一句說,亂石像崩墜的雲;一句說,驚濤像要把堤岸撕裂;由於亂石和驚濤搏鬥,無數浪花卷成了無數的雪堆,忽起忽落,此隱彼現,蔚為壯觀。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如畫"是從眼前景色得出的結論。江山如此秀美,...
魔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奪命、障礙善事者。為梵語māra的音譯。魔羅有三種:一指能奪人的生命、障礙善法的天界眾生。二指障礙修行的果報。三指修行者因修行方法不正確,而構成的幻境。
推食解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解衣推食」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楚已亡龍且,項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說齊王信曰:「天下共苦秦久矣,相與勠力擊秦。秦已破,計功割地,分土而王之,以休士卒。今漢王復興兵而東,侵人之分,奪人之地,已破三秦,引兵出關,收諸侯之兵以東擊楚,其意非盡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厭足如是甚也。且漢王不可必,身居項王掌握中數矣,項王憐而活之,然得脫,輒倍約,復擊項王,其不可親信如此。今足下雖自以與漢王為厚交,為之盡力用兵,終為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項王尚存也。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楚連和...
道貌凜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道貌岸然」之典源,提供參考。 敦煌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引)光嚴1>整行之次2>,忽見維摩3>,道貌4>凜然5>,儀形畾落6>。右手掌拂塵之麈尾,左手擎化物之寒笻,萬莖之鶴髮垂肩,數寸之雪眉覆目。道眼,天上之雲霞;歷歷星冠,奪人間之皓月。遙望而清風宛在,鶴處雞群;近觀而光彩射人,龍來洞口。 〔注解〕 (1) 光嚴:菩薩名。 (2) 整行之次:即「整行次」,打點、整理行旅之處所。 (3) 維摩:為佛陀之在家弟子,乃中印度毘舍離城之長者。精通大乘佛教教義,修行高遠,雖出家弟子猶有不能及者。亦稱為「維摩詰」、「無垢稱」等。 (4) 道貌:修行者的容貌。...
厭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饜足、滿足。《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今漢王復興兵而東,侵人之分,奪人之地,……其意非盡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厭足,如是甚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或者連前日之事,未必是真,多是神棍假裝出來騙錢的未可知。縱使是真,必是個無恥的人,還有許多無厭足處。」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尤其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所形成的價值觀念,才能真正地影響他們的態度和行為。健康教育已由過去被認為是「剝奪人生樂趣」的一門學科,轉變成為協助學生「解開人生價值結」的澄清過程,且應抱著「如何教比教什麼更重要」的態度來從事教學。體育的目標旨在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體適能,而不是塑造一個競賽的勝利者去追求「贏」而已。也可以說,受過良好體育薰陶的學生,不論其天分如何,皆應有機會參與身體活動,發展適合其年齡應有的運動技能,是身心健全且健康快樂的,它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別差異。教師透過良好的課程規劃、教材選擇與教學方法來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