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6.91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賊。罵老婦人的話。《水滸傳》第二一回:「宋江暗忖道:『那虔倒先算了我。』」也作「老虔」。
2.妓女院的鴇兒。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俺虔生下一副鐵石心肝,皺著柄凍凌嘴臉,把俺這做女的,不做人也似看承。」《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世上虔無不愛財,我與他些甜頭滋味,就是我心腹。怕不依我使喚?」也作「老虔」。
公不離,秤不離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丈夫的不離開妻子,秤稈不離開秤錘;此句用以比喻(1)二者形影不離、時時在一起。例:佢兜兩公長透公不離,秤不離砣,感情盡好。(他兩夫妻時常形影不離,感情真好。)(2)二者很相配。例:佢兩儕公不離,秤不離砣,正經係金童摎玉女。(他兩人很相配,真是金童和玉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的母親是助產士,蘇氏即以助產的方式來比喻自己引發別人思考問題的方法。即利用不斷的提出問題,迫使對方努力思考,尋找答案,進而激發天賦的思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婦人稱夫家為「家」。《紅樓夢》第六八回:「鳳姐一面使旺兒在外打聽細底,這尤二姐之事皆已深知。原來已有了家的。」《老殘遊記》第六回:「他爸爸四十來歲,他女兒十七八歲,長的是十分人材,還沒有家。」也作「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年老婦女的稱呼。《醒世恆言.卷二七.李玉英獄中訟冤》:「睜眼看時,乃是那屋裡的老嫗。便掙扎坐起道:『老有甚話說?』」《儒林外史》第九回:「那老白髮齊眉,出來向兩公子道了萬福。」
公說公有理,有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各有各的道理,各人堅持各人的意思。如:「他們夫婦倆公說公有理,有理的爭執不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尊稱父親的伯母。也稱為「伯祖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父母親的舅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婦人年老而輩分尊貴者的通稱。《南史.卷五.齊廢帝鬱林王本紀》:「帝謂豫章王妃庾氏曰:『阿,佛法言有福生帝王家。』」
2.閩南方言。對年長婦人的通稱。《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尀耐媳婦十分不學好,到終日與阿斗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多事、好管閒事。如:「誰叫你雞,才會惹上這身麻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