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9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得要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便在大宛的護送下,經由康居來到了月氏。月氏王被匈奴殺害後,月氏人離開故鄉,向西逃到大夏國附近,逐漸安定下來。那裡土地豐饒,民生安樂,十幾年過去後,月氏人已沒有報復匈奴的念頭了。張騫又從月氏到了大夏,希望藉由大夏得到與月氏合作的機會,卻仍無法達成目標。在那裡待了一年多也沒有進展,只好打道回府。在回程的路上,又被匈奴俘虜,滯留了一年多後,適逢單于過世,匈奴國內情況混亂,張騫才找到機會帶著妻子及一名部下逃回國。文中「不得月氏要領」,即是指張騫達到與月氏結盟的目的。後來「不得要領」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無法掌握要點或主旨。「要領」本來指「腰領」,後來轉讀為重要之「要」,遂讀四聲。
套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兩人交往情感已固定下來。如:「經過二年的交往,他已被她套牢了。」
AQ(Adversity_Quotient)逆境智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自己。無論如何,不要令自己長時期處於受苦 (Suffer)狀態。D=行動(Do)在新的一年,給自己定下行動的目標、步驟和時間表;並立即執行計畫,克服拖延,設定死綫,定期獎勵自己,並定時檢討所定的計畫,加以修改及推進。 設法進行一些你以往很少做的事情,例如:早上跑步、為家人煮早餐、用左手刷牙,轉搭其他交通工具,或者當義工,並持之以恆,這些做法都不其然提升個人的創 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個人化系統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果。學生掌握學習的主權,依據教師系統教學設計的內容,自行控制學習進程。作答結束後接受評量,評量結果決定下次進程的起點,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特質決定教學成果。 教學流程依據凱勒的基本架構,發展出以下教學流程(林寶山,民88&Keller&Sherman,1974)1. 建立具體而明確的教學目標2. 將教學內容編制成各大單元教材,再將大單元細分小單元,每單元均有具體行為目標做教學活動設計依據。3. 教師教學開始前先進行講述教學活動,提示有效學習方法,引發學習動機。4. 教師提供教材使學生獨自進行學習。5. 學生...
孳孳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入河川。和稷一起教人民播種穀物,並分送生鮮的食物給人民,使人民交易物資,互通有無。於是每個人民都安定下來,天下也太平了。」皋陶聽了就說:「唷!你說的好,我會向你學習,照著做。」在原文中,「孜孜」是勤勉不懈的意思,「不懈」就含有「不倦」的意味,所以「孜孜不倦」這一完整詞形,到《三國志.卷四一.蜀書.霍王向張楊費傳.向朗》中首次出現。另外《書經.君陳》內容記載周公死後,周成王周公子君陳去治理王城東郊的成周,勉勵他遵循周公教化人民的方法,勤勉不怠,不可貪圖逸樂而荒廢政事,原文中也有「惟日孜孜」的文字。
輩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族中由世代先後次序所定下的名分地位。[例]他年紀雖比我小,但以輩分而論,卻是我的長輩。
大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去世。如:「他因病入膏肓,自覺大去之期不遠,所以找了律師定下遺囑。」
學習目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而不含糊的呈現出來。 Robert Mager的學習目標Robert Mager發展出了一套可能是定下行為目標最有影響力的系統。他的構想是目標必須要能呈現出學生需做什麼來表現他們的成就以及教師們要如何知道學生成功。Mager認為一個好的目標必須包含三個部份:目標陳述了對學生的期望-學生必須做什麼?目標表列了各種行為發生的情況-如何認知並測試行為?目標提供了可以被接受的行為表現的標準-學生做得多好? 運用方式Mager認為如果給學生如前所述的好目標,那麼他們將可以自己教導自己。目標是否有用呢?在某些情況下它們可以有用的。...
資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學習領域的學習,提升整體的學習效益。 課程目標為實現上述理念,本課程涵蓋認知、技能與情意等向度,訂定下列課程目標: (1)導引學生瞭解資訊與網路科技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2)培養學生使用資訊與網路科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3)增進學生利用各種資訊與網路科技技能,進行資料的搜尋、處理、分析、展示與溝通的能力。 (4)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進行邏輯思維的習慣,以有效解決日常生活與學習的問題。 (5)導引學生瞭解資訊倫理、資訊安全及資訊相關法律等相關議題。 (6)培養學生使用資訊與網路科技的正確態度,應用資訊科技提升人文關懷,...
以暴制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們,後來幸賴姜太公把二人放走了。不久武王滅了殷紂王,自稱周武王,追封他父親為周文王,整個天下終於安定下來。伯夷、叔齊卻認為武王的行為可恥,誓死不食周朝的榖米,他們隱居在首陽山中,採野菜充飢,到快要餓死的時候,做了一首歌,其中有兩句是:「以暴制暴兮,不知其非矣。」意思是說:周武王用它的暴臣除去了殘暴的君主殷紂王,結果仍是一暴換一暴,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這樣做是錯誤的。 【應用】上述故事,伯夷、叔齊均認為武王伐紂是一種暴力行為,所以才有「以暴制暴兮,不知其非矣。」的說法。其實,殷紂王荒淫暴虐,百姓痛苦,周武王率諸侯討伐,正是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