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盛酒或水的容器。外形像壺,小口、兩耳、深腹、有蓋,表面並刻有雲雷紋形為飾。《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吾母脫簪珥,治酒漿,盤罍間未嘗有儉色。」
頂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2.陶潛<桃花源記>:「復前往,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複詞的頂針指在語文中,用兩個(含)以上的字組成一個意義,而上下傳接的修辭技巧。(註二)如:1.佚名<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2.廖枝春<談興趣>:「因為興趣,興趣引他入勝而已。」 短語的頂針指在語文中,運用同一個短語創造重疊性,而上下傳接的修辭技巧。(註二)如:<禮記‧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口小的鼎。《爾雅.釋器》:「鼎絕大謂之鼐,圜弇上謂之鼒。」晉.郭璞.注:「鼎斂上而小口。」《詩經.周頌.綠衣》:「鼐鼎及鼒,兕觥其觩。」
卑南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高水準(註二)。石器方面包含大量石鎌、石刀、石杵等農具,還有狩獵用的矛和鏃(註一)。陶器有罐、缽、小口瓶等容器,外表以素面、橙色系為主,紋飾不多但造型豐富,除容器之外,還有陶紡輪、陶槌、陶匙等實用工具及陶還裝飾品,也有陶偶、小型陶器等可能與精神生活有關的器物(註二)。在出土的玉器方面,不僅數量多而且製造技術發達,在墓葬的石棺群中發現了大量精緻美觀的玉器陪葬品(註二),如頭飾、耳飾、頸飾、胸飾等,其中玉器的材料已知來自花蓮豐田和西林地區(註一)。此時期的人類將死去的親人埋葬在家屋或家附近,讓死者和活著的親人相伴,表示親族...
滿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月球位置與太陽相對時的月相,當時月球圓滿光亮。由於月球的橢圓形軌道,滿月可能出現在農曆十四至十七日之間。唐.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詩:「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西遊記》第九回:「那劉洪睜眼看見殷小姐面如滿月,眼似秋波,櫻桃小口,綠柳蠻腰,真個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也作「望月」。
坦克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由履帶傳動,裝配有重型武器及堅固裝甲的戰鬥車輛。視其大小,車內約可容三至八人。在平地行走的時速約五十公里左右。武器系統在最初僅是一挺小口徑機槍,如今已發展到多挺機槍與重型火炮相結合,有的甚至有導向飛彈的設備。因其具有越野、越濠、爬坡、穿越敵方鐵絲網等克服地面障礙的能力,加上武器火力強大,因此在陸地的戰場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稱為「坦克」。
武陵世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世外桃源」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陶潛〈桃花源記〉(據《陶淵明集.卷六》引)晉太元1>中,武陵2>人,捕魚為業。緣3>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4>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5>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髣髴6>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初極狹,纔通人7>。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8>,土地平曠9>,屋舍儼然10>。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11>,雞犬相聞12>。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13>。黃髮14>垂髫15>,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16>還家,設酒殺雞作食17>。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漏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灌輸用的器具。由一個錐形的斗和一條管子構成,上寬下窄,有孔相通,多用於將東西灌入小口容器。
人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儒艮的別名。參見「儒艮」條。
2.鯢魚的別名。參見「鯢魚」條。《山海經.北山經》:「其中多人魚。」晉.郭璞.注:「或曰:『人魚即鯢也,似鮎而四足,聲如小兒嗁。』」
3.傳說中人身魚尾的生物,其容貌美麗。《天中記》卷五六引《徂異記》:「沙中有一婦人,紅裳雙袒,髻鬟亂肘,微有紅鬣,查命水工以篙擔水中,勿令傷婦人,得水偃仰,復身望查,拜手感舞而沒。水工曰:『某在海上,未省此何物?』查曰:『此人魚也!』」
吳燈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童話集《歡樂綠森林》、《不睡覺的國王》等12本,少年小說《新爐主》、《證嚴法師》等11本,語文書《小小口才高手》等9本,親子書《親子溝通無障礙》等兩本,勵志書《看見生命》等3本,散文集《鏡心,心鏡》、《燃燈集》等2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