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3.35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服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甘心認輸。如:「人要有不服輸的精神,才能愈挫愈勇,屹立不搖。」
嵬然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穩如泰山,屹立不搖。《淮南子.詮言》:「至德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動,行者以為期也。」也作「巍然不動」。
直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挺立、矗立、聳立、屹立
服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認失敗。如:「人要能不服輸的精神,才能愈挫愈勇,屹立不搖。」也作「伏輸」。
昂首挺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屹立不搖,無所畏懼。如:「不管環境有多麼惡劣,他都昂首挺立,堅持原則,絕不隨波逐流。」也作「昂頭挺立」。
巋然獨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峻屹立,孤自存在。形容歷經變亂後,唯一存留的人、事、物。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見隳壞,而靈光巋然獨存。」《宋史.卷三四五.列傳.劉安世》:「其忠孝正直,皆則象司馬光。年既老,群賢凋喪略盡,巋然獨存,而名望益重。」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卷首.綱領一》:「費氏《易》在漢諸家中最近古,最見排擯,千載之後,巋然獨存,豈非天哉。」
中流底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載,當年大禹治水時,這座山因為擋住水道而被鑿開,之後河水流到這裡就分流而過,這座山就像根巨大的柱子,屹立於黃河急流之中,所以取名為砥柱。後來「中流砥柱」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獨立不撓、能擔當重任支撐大局的人。
站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列成隊。如:「軍人站隊,必須雄糾糾、氣昂昂,精神飽滿。」《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一回:「交代明日各親兵一個不准告假,在轅門裡面站隊伺候,又調了滬軍營兩哨勇在轅門外站隊。」
紅毛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淡水鎮的名勝古蹟。明崇禎二年(西元1629),由西班牙人所創建,原稱為「聖多明哥城」。崇禎十五年由荷蘭人接管,改建為軍營,因當時荷蘭人被稱為「紅毛人」,遂稱為「紅毛城」。英人在淡水設立領事館,於同治六年(西元1867)與清廷訂立紅毛城永久租約,至民國六十一年三月撤館。六十九年六月三十日政府收為國有,整修後開放參觀。城的建築為兩層正方形稜堡,紅牆屹立,下可俯瞰淡水河。現屬一級古蹟。
昂頭挺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屹立不搖,無所畏懼。如:「雖然情勢已不可為,但他仍昂頭挺立,堅強不屈。」也作「昂首挺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