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39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甘氏螯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界上最大的螃蟹,最大的腳伸展開來可達2.5公尺,頭胸甲最寬30公分,以往一直認為是日本的特有種,可說是日本的國寶。1990年在臺灣東北部深海500多公尺處,也發現甘氏螯蟹的蹤跡,但是數量很少,體型也較小,可能是臺灣並不是甘氏螯蟹的主要群族分布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宅、大的房屋。《孟子.梁惠王下》:「為室,則必使工師求大木。」《後漢書.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仲長統》:「琦賂寶貨,室不能容;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
2.世家望族。《孟子.離婁上》:「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室。」《三國演義》第一二回:「濮陽城中有富戶田氏,家僮千百,為一郡之室。」
3.墳墓。《莊子.至樂》:「人且偃然寢於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唐.劉禹錫〈故荊南節度推官董府君墓誌銘〉:「逮夫寢室也,自含襚至於卜竁,皆仁人之賻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國墨家學派稱道行可為宗師的人。《莊子.天下》:「以子為聖人,皆願為之尸,冀得為其後世,至今不決。」
2.成就優越且影響力極大的人。如:「他是我國工商界的子,具有一言九鼎的分量。」也作「鉅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藝術領域有極大成就的人。如:「達文西是文藝復興時期三大藝術匠之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額的資金。如:「這家企業投下資,準備在市中心興建大型百貨公司。」
美洲水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yocastor coypus (Molina, 1782)
身體黃褐色或紅褐色,背部有很多粗長毛,底毛軟而密,暗灰色,腹部淺黃色,尾巴有鱗片,基部毛粗長,其他部分毛稀疏;頭軀幹長43~63.5公分,尾長25.5~42.5公分,體重5~10公斤。
巴西南部、玻利維亞、巴拉圭、烏拉圭、阿根廷、智利。
半水棲性,棲息在沼澤、湖畔、淤積的溪流,也會出現在河口、鹹水域,通常在晚間活動,但白天也可看到,常會把植物鋪平,在上面進食或理毛,會利用其他動物的地洞,或自己掘洞棲息,會在窩附近180公尺的範圍內建立活動路徑,大多數時間都在水中吃水生植物,食物以根為主;族群密度約每公頃0.1~24.7隻不等,雄鼠平均活動範圍約5.68公頃,雌鼠2.47公頃,通常成對或成小群聚居,有些地區的族群終年可生殖,雌鼠一年可生2~3胎,發情週期約24~26天,懷孕期128~130天,一胎1~13仔,平均5仔,出生時體重225公克,有毛、睜眼,5天後即可不靠母鼠活存,但通常會跟隨母鼠6~10週;夏季出生的仔鼠3~4個月性...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囓齒目(Class Rodentia)
美洲水鼠科(Family Myocastoridae)
嘴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amphastos toco
體長61公分,為最常見且體型最大的嘴鳥。喙長達19公分,其由角質構成,重量輕但很堅硬,喙黃色,先端黑色。眼黑色,周圍有一圈藍色細紋,外圍黃色。頭部黑色延伸至背部、尾羽和腹部,喉部和胸部為白色,臀部紅色。
共2亞種,分布於南美洲東部,自圭亞納經過巴西到阿根廷北部。
棲息於開闊的樹林、河岸森林、森林邊緣、造林地、棕櫚林,也常出現在人類住處附近。飛行時會邊拍翅邊滑翔,呈上下波浪起伏。發出似蟾蜍的啞啞叫聲。於樹洞中築巢,用木屑和反芻的種子做巢內的襯裡,會長期利用同一巢洞。
鳥綱(Class Aves)
鴷形目(Order Piciformes)
鵎鵼科(Family amphastidae)
螯擬人面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上棘細長且長於額棘,其外緣無任何小刺或顆粒;頭胸甲之背部表面及側緣具顆粒隆起;第二觸角基部不具刺或顆粒。整體呈均勻的黃棕色至紅棕色;步足呈現較為骯髒的白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小。《列子.湯問》:「物有細乎?有修短乎?有同異乎?」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細或殊,情理同致。」
2.重要和不重要的事情。《史記.卷九四.田儋傳》:「而橫相之,專國政,政無細皆斷於相。」《魏書.卷八八.良吏傳.宋世景傳》:「民間之事,細必知,發姦摘伏,有若神明。」
南美河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odocnemis expansa (Schweigger, 1812)
最大背甲長可超過100公分,體重可達90公斤,為側頸龜亞目中體型最大的種類。背甲扁平,其身體中段以後較前端寬。背甲為橄欖色、深灰色或棕色,幼體則有深色斑點。其指(趾)間有蹼,游泳能力極佳。
南美洲許多大型河流水域,包括圭亞納、委內瑞拉及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巴西境內的亞馬遜河流域。
棲息於南美洲主要河流及其支流,多於夜間活動。其游泳能力極佳,但上岸活動的機會並不多。主要為草食性,以植物之花、果實、根及水生植物嫩葉為食。其產卵季集中在當地枯水季,且於夜間有集體上岸產卵的習性,所挖掘巢位極深,可達100公分以上。龜卵呈圓形,每窩卵數為75~136顆。
龜鱉目(Class Testudunes)
側頸龜科(Family Pelomedusida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