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散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戲曲唱腔的板式。節奏長短自由,樂器慢拉或慢打,唱腔慢唱,通常用於表現悲痛的感情,有時亦用於一般敘述,情緒可依唱詞自由發揮。如平劇的散板,川劇的三板、走板,棃園戲的慢頭等。
|
導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戲曲唱腔中的特定板式。由散板或原板的上句演變而來,曲調高揚,節奏伸展。常在慢板前面,具有引子或叫板的性質,成為戲曲的先導部分,如平劇中的西皮導板和二黃導板。此外,尚用在不同板式的轉換,具有承上啟下的過渡功用,如晉劇的倒板、秦腔的二倒板。也作「倒板」。
|
麒麟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劇表演家周信芳的藝名。(西元1894~1975)浙江慈谿人。原名士楚,入劇團學藝後改名為信芳。工老生,文武劇全能,以念白鏗鏘有力,唱腔蒼勁,肢體語言強烈,形成獨特的風格。世稱為「麒派」。著有《周信芳戲劇散記》。
|
急三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曲牌名。屬南曲仙呂入雙調。在崑曲中多與風入松交替使用,在平劇裡成為伴奏樂曲,如飲酒、寒暄、看信等交代事件的場合使用。通常由嗩吶吹奏,以鑼鼓配合,演員只作手勢,為一種精簡舞臺語言的方法。
|
劉寶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69~1942)河北省深縣人,原名為毅民,為京韻大鼓表演家。九歲學唱大鼓,十一、二歲即登臺演出。劉氏繼承前人藝術的特點,並吸收平劇、梆子戲、北平語言等,發展創新,自成一格。其嗓音清脆嘹亮,運用自如,擅長表演單刀會、大西廂等曲目。其派別世稱為「劉派」。
|
串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平劇的鑼鼓經。結構與衝頭相似。河北梆子、京劇等常用以配合跑圓場或趟馬的上場。也稱為「串子鑼」。
|
四平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平劇曲調,為二黃劇之基本。由吹腔演變而來,吹腔用笛子伴奏,四平調用胡琴伴奏,旋律基本相同。平劇如貴妃醉酒、清風亭等均用四平調。
|
馬連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01~1966)清末民國初北平人,是平劇表演家。早年宗譚鑫培,後私淑賈洪林。他的唱腔悠揚亮麗,結合節奏的頓挫變化,形成瀟灑飄逸的藝術風格,世稱為「馬派」。
|
程硯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06~1958)初名豔秋,號玉霜,滿洲人。清相國英和之後,民國成立,改姓程。為京劇四大名旦之一,聲震一時,曾主持戲曲學校,培植戲劇人才甚眾。
|
原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戲曲唱腔的板式。二拍或四拍子,中等速度,節奏平穩,適於抒情、敘事與描寫景物。如平劇的西皮原板。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