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年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賦(1932生),指揮家、音樂教育家、作曲家、音樂作家。出生於臺北州海山郡土城庄柑林埤(今新北市土城區)。先後畢業於板橋初中、省立臺北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師範科,並於1976年至維也納考察,以旁聽生身分進入國立維也納音樂院,從歐斯特萊赫(Karl Österreicher)學習指揮;再於1991年取得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音樂碩士學位。1968年,創辦「世紀學生管絃樂團」,並於1975年演出全齣普契尼歌劇《托斯卡》,不僅是在臺灣首演,更是臺灣第一次以管弦樂伴奏的全齣大型歌劇演出。2009年,榮獲國家文藝獎,是首位榮獲此獎的指揮家。代表作品有管絃樂曲《中國組曲》(1965)、為絃樂及國樂器合奏曲《法雨鼓韻》(1979)、木管四重奏《恆春素描》(1983)。 資料更新時間:109.4.24
觀音山(繼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音山是淡水名勝,也是北部畫家常擷取的題材,作者以分布兩旁的近樹造成對稱式的構圖,使觀音山尖成為視線遠眺的焦點。在水天渾成粉紅一片中,襯顯出遠山與近景村落對峙的效果,暮色蒼茫中,隱約透視朱紅的建築。在群青色為主的畫面上,粉紅的水光天色與紅色建築益顯其嬌媚。
小南門(繼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幅是以傾向裝飾化的色彩,構成偏紫色的天空、紅屋頂的古建築、中景的街道與人群及兩旁的路樹等組合的畫面,加上靈活簡單的線條,以概略而生動的的趣味化與裝飾性,蓋過空間層次及距離的講究。
野柳風景(繼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野柳奇景與淡水情調一向是北部風景畫家喜歡描繪的題材,也是繼春多次寫生的對象。此作的特點是加重了遠景山頭的彩度與重量,以與近景崢嶸的岩岸形成平衡對峙之勢。鮮豔明亮的顏色,大膽強烈且協調配置,粉紅海波倒映著天色與藍綠相間的山頭,展現一片均衡與調和的韻律。
孤挺花(德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畫家自一九四八年開始製作盆栽的孤挺花,希望在纖細嬌嫩的姿影中掌握住自發而強韌的生命本質。畫家安排花與葉的交織關係,並且賦予每一朵花不同的生命期,簡單的盆栽表現豐富的面貌。鮮豔的色彩對比與光線的巧妙運用使全幅感覺活潑。
船(繼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者以透明化的虛幻空間,讓色彩自由自在的奔馳,前面揚帆的兩船僅以簡單的粗線勾勒做象徵性的暗示,而讓中景與遠景的色塊貫穿以間隔出遠近,產生如音樂般韻律的效果。對岸的建築物,僅以幾條簡單的線條勾勒,加上淡粉紅的天空。遠方間或隱約有帆船出沒,構成抽象的空間中隱含具象暗示的情趣。
立夏(德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幅係畫家為留下早年製作〈窗邊靜物〉﹝1950年作﹞的記錄,重新依照該圖繪製而成,新作略寬些,調子也感覺微亮,但基本結構與色調不變。盤子改為有高提手的竹籃,立體如圓錐狀的小山,讓俯視的視線由上而下盤桓一周,再由旁邊圓形的陶罐遊繞出窗外,平視遠處的山光。結合室內與室外的景致,空間暢通,是畫家後期靜物畫的特色。
漁港(繼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題是野柳風景。在蔚藍環伺中透顯一片粉藍與鮮白,對比出海與岸的相峙,粗、細線條的勾勒交織,紅、藍、綠、橙等色塊的錯落布局,組成具有層次的抽象化空間,其中仍然隱約地暗示房屋、草叢、樹木、丘岩、沙灘等漁港村落的意象,散發出如詩如幻的風情。如此抽象化的蛻變,並非拒絕自然,而是將自然加以去蕪存菁地抽離提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錄-百家姓
晉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責任編輯109702201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