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0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案舉齊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彈琴誦詩以娛其志。鴻將之會稽,作詩曰:「維季春兮華阜,麥含金兮方秀。」適吳,依大家1>皋伯通2>3>下為賃舂4>。每歸,妻為具食5>,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6>常齊眉。伯通察而異之,曰:「彼傭賃,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注解〕 (1) 大家:世家望族。 (2) 皋伯通:東漢人,生卒年不詳。頗有賢行,為吳地的世家大族。 (3) :音ㄨˇ,廳堂兩側的廂房。 (4) 賃舂:受雇做舂米的工作。賃,音ㄌ|ㄣˋ。 (5) 具食:準備食物。 (6) 舉案:放置飯菜的木盤。〔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梁鴻》
照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照耀輝映。《晉書.卷二六.食貨志》:「車如流水,馬若飛龍,照映軒,光華前載。」
莫此為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什麼能超過它。形容程度極深。宋.洪邁《容齋三筆.卷四.樞密稱呼》:「遂有知院同知之目,初出于典謁街卒之口,久而朝士亦然。名不雅古,莫此為甚。」明.朱國禎〈湧幢小品.卷一六.啟聖祠〉:「顏回、曾參、孔伋,子也,配享堂上;顏路、曾點、孔鯉,父也。列祀間;張載則二程之表叔也,乃坐其下。顛倒彞倫,莫此為甚。」
莫可名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文字語言。莫可名狀指無法用文字言語形容。明.劉基〈松風閣記〉:「乍大乍小,若遠若近,莫可名狀。」清.方苞〈再至浮山記〉:「及月初出,坐華嚴寺門,望最高峰之山木末者,心融神釋,莫可名狀。」也作「不可名狀」、「不可名字」。
心如刀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如刀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如刀割」原作「心肝若割」,謂猶如心頭被利刃割過,通常用來比喻內心的痛苦感受。漢代蔡邕〈太傅胡廣碑〉一文說道:「進睹墳塋,几筵空設;退顧堂,音儀永闕。感悼傷懷,心肝若割。」意思是說:我來到你的墓前,看到祭桌上空空蕩蕩的;再回頭看昔日常見你影子的長廊廂房,卻也望不到你的音容身姿。內心的傷痛油然生起,像是有把利刃正割著我的心頭。此處作者便用「心肝若割」比喻自己內心極深刻的痛苦。後來「心如刀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內心極為痛苦,像被刀割一樣,多用在所關切的人遭受苦難,而自身卻無能為力的狀況下,如明代小說《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南柯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密,清陰數畝。淳于生日與群豪,大飲其下。貞元2>七年九月,因沉醉致疾。時二友人於坐扶生歸家,臥於堂東3>之下,二友謂生曰:「子其寢矣!余將秣馬濯足4>,俟子小愈5>而去。」生解巾就枕,昏然忽忽,髣髴若夢。見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國王遣小臣致命奉邀。」……王曰:「前奉賢尊命,不棄小國,許令次女瑤芳奉事6>君子。」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詞。……他日,妻謂生曰:「子豈不思為政乎?」生曰:「我放蕩,不習政事。」妻曰:「卿但為之,余當奉贊。」妻遂白於王。累日,謂生曰:「吾南柯7>政事不理,太守黜廢,欲藉卿才,可曲屈之,便與小女同行。」生敦授教命。王遂敕有司8>備太守行李。因出金玉、錦繡、箱奩9>、...
一夢南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密,清陰數畝。淳于生日與群豪,大飲其下。貞元2>七年九月,因沉醉致疾。時二友人於坐扶生歸家,臥於堂東3>之下,二友謂生曰:「子其寢矣!余將秣馬濯足4>,俟子小愈5>而去。」生解巾就枕,昏然忽忽,髣髴若夢。見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國王遣小臣致命奉邀。」……王曰:「前奉賢尊命,不棄小國,許令次女瑤芳奉事6>君子。」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詞。……他日,妻謂生曰:「子豈不思為政乎?」生曰:「我放蕩,不習政事。」妻曰:「卿但為之,余當奉贊。」妻遂白於王。累日,謂生曰:「吾南柯7>政事不理,太守黜廢,欲藉卿才,可曲屈之,便與小女同行。」生敦授教命。王遂敕有司8>備太守行李。因出金玉、錦繡、箱奩9>、...
棟梁之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可做為建構房屋的大材。《三國演義》第七八回:「蘇越畫成九間大殿,前後廊樓閣,呈與操。操視之曰:『汝畫甚合孤意,但恐無棟梁之材。』」
鄭光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多慷慨,而氣亦爽烈,至後的〈堯民歌〉、〈十二月〉,托物寓意,尤為妙絕。豈作脂弄粉語者,可得窺其堂哉!」劉大杰也表示,鄭光祖的曲詞,「表現出思鄉之情和懷才不遇的憤慨,情感的真摯,意象的高遠,語言的俊朗,能與人物當時的心境相映襯。」
林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適等人自然意見相左。林紓崇尚程朱理學,自言讀程朱二氏之書“篤嗜如飫粱肉”,但卻又能看清“宋儒嗜兩之冷肉,凝拘攣曲局其身,盡日作禮容,雖心中私念美女顏色,亦不敢少動”的虛偽。琴南不諳外語,不能讀外國原著,只能“玩索譯本,默印心中”,後來他和王壽昌、魏易、王慶驥、王慶通等人合作,翻譯外國小說,當中包含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腊、日本和西班牙等國的作品。林紓一生翻譯之作品甚為豐富,稿酬如潮,他的好友陳衍(石遺)戲稱他的書房是“造幣廠”。根據錢鍾書的觀察,在譯完《離恨天》(1913年)之前,林紓的譯本十之七八都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