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5.48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王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7~217)字仲宣,三國魏山陽高平(今山東省金鄉縣西北)人。東漢末避亂,依劉表於荊州,後仕魏,官至侍中。擅長辭賦,所作慷慨悲涼,深刻感人,為建安七子之冠冕。作品有〈登樓賦〉、〈七哀詩〉等。
陳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17)字孔璋,三國魏廣陵(今江蘇省江都縣)人。嘗為袁紹掌書記,後紹敗,歸魏任記室,軍國書檄,多出其手,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陳記室集》。
應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17)字德璉,三國魏汝南(今河南省汝南縣東南)人。有文才學識,曹操曾召為丞相掾屬。為建安七子之一。
名實相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略》。 (2) 文舉:孔融(西元153∼208),字文舉,東漢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有俊才,為建安七子之一,拜大中大夫,後為曹操所殺。 (3) 鴻豫:郗(ㄔ)慮,字鴻豫,東漢高平人,生卒年不詳。少受學於鄭玄,官至御史大夫。與孔融相處不睦,曹操曾以書和解之。後操對融嫌忌益深,郗慮上奏構成其罪,融與其妻兒均被誅。 (4) 鄭玄:西元127∼200,字康成,東漢高密人。為經學大家,箋注《詩經》、《周禮》、《儀禮》、《禮記》等書,為漢學家所尊。 (5) 《司馬法》:戰國時,齊威王命諸臣集古代兵法而成的兵書。〔參考資料〕 晉.魚豢《魏略》(據《三國志.卷一一.魏書.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王修》...
劉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17)字公幹,三國魏東平人,建安七子之一。性格剛烈,善辭令,有逸才,以文章見重於曹操,並舉用為丞相幕僚。劉氏長於五言詩,詩風勁挺,不重文辭雕飾,似古詩十九首。曹丕曾讚美其詩為「妙絕時人」,鍾嶸《詩品》亦列為上品,惜作品流傳甚少,僅存十五首詩。
茅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給茅盾以深刻的印象和積極的指導,但整個的學習空氣是陳舊的。“書不讀秦漢以下,駢文是文章之正宗,詩要學建安七子;……氣度要清華疏曠”(《我的中學時代及其後》)。這一切曾給茅盾以古典文學的修養,但在他的回憶裏更多的卻是平凡、灰色和令人窒息的東西,他幾乎把課餘時間都消磨在看小說上。古典小說啓迪了他的文思,同時也在他的作文格調上顯露出印迹。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第一類。預科畢業後,由於家庭經濟的窘迫,便開始工作謀生。1916年8月,到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開始在英文部修改英文函授生課卷,繼之和別人合作譯書。這樣,便有最初...
徐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1~218)字偉長,三國魏北海(今山東省壽光縣東南)人。博學能文,恬淡不仕,著有《中論》二十篇,及〈橘賦〉等數十篇。曹丕謂其:「辭義典雅,足傳於後。」為建安七子之一。
倒屣迎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魏山陽高平人。東漢末避亂,依劉表於荊州。後仕魏,官至侍中。擅長辭賦,所作慷慨悲涼,深刻感人,為建安七子之冠冕。作品有〈登樓賦〉、〈七哀〉詩等。 (5) 屣:音ㄒ|ˇ,鞋子。
阮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12)字元瑜,三國魏陳留人(今河南省陳留縣)。善於章表書記,與陳琳齊名,軍國書檄,多出自二人之手,為建安七子之一。
忘年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操,後為黃祖所殺。 (3) 孔融:西元153∼208,字文舉,東漢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有俊才,為建安七子之一,漢獻帝時為北海相,世稱孔北海;立學校,表儒術,後拜大中大夫,為曹操所殺。 (4) 爾汝之交:兩人不拘禮俗,直接以爾汝相稱。比喻親密交情。見「爾汝之交」。 (5) 忘年:不分年齡而相交。〔參考資料〕 《宋書.卷六二.張敷列傳》琅邪顏延之書弔茂度曰:「賢弟子少履貞規,長懷理要,清風素氣,得之天然。言面以來,便申忘年之好,比雖艱隔成阻,而情問無睽。薄莫之人,冀其方見慰說,豈謂中年,奄為長往,聞問悼心,有兼□痛。足下門教敦至,兼實家寶,一旦喪失,何可為懷。」另可參考:《後漢書.卷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