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2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食三十六次,例如莊公七年所記“星隕如雨”是關於天琴星座流星雨,文公十四年記“有星孛入於北鬥”是哈雷星的最早記錄。何休在《春秋公羊注疏序》中說:“往者略以胡毋生條例,多得其正,故遂隱括使就繩墨焉。”公羊傳和穀梁傳與左傳有很大的不同。公羊傳穀梁傳講「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希望試圖闡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認為《春秋》是孔子所作),有人認為有些內容有牽強附會的嫌疑。左傳以史實為主,補充了《春秋》中沒有記錄的大事,一些紀錄和《春秋》有出入,有人認為左傳的史料價值大於公羊傳和穀梁傳。杜預統計《左傳》中用“凡”的語句共五十處,即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祭神祈求消除災變。《左傳.昭公二十六年》:「齊有星,齊侯使禳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吐。《淮南子.天文》:「鯨魚死而星出,蠶珥絲而商絃絕。」
白虹貫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白虹,日暈。白虹貫日指一種罕見的天象。古人以為在天下有異動時出現,為君王遇害的兆象。《戰國策.魏策四》:「夫專諸之刺王僚也,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星的古稱之一。《公羊傳.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於大辰。孛者何?星也。」
小人得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小人一旦得勢,則得意忘形,氣勢凌人。《大宋宣和遺事.元集》:「陰濁用事底時節,夷狄陸梁,小人得志,在天便有孛日蝕之災,在地便有蝗蟲饑饉之變,天下百姓,有流離之厄。」《官場現形記》第三八回:「至於內裡這位寶小姐,真正是小人得志,弄得個氣燄薰天,見了戴世昌,喝去呼來,簡直像他的奴才一樣。」
千載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萬世一時注音︰ㄨㄢˋ ㄕˋ | ㄕˊ漢語拼音︰wàn shì yī shí釋義︰猶「千載一時」。見「千載一時」條。 01.《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列傳》:「星出,蝗蟲數起,此萬世一時,而愁勞聖人之所以起也。」 02.《三國演義.第九六回》:「若擒了曹休,便長驅直進,唾手而得壽春,以窺許、洛,此萬世一時也。」 參考詞語︰千載一遇注音︰ㄑ|ㄢ ㄗㄞˇ | ㄩˋ漢語拼音︰qiān zǎi yī yù釋義︰猶「千載一時」。見「千載一時」條。 01.《東觀漢記.卷八.耿況列傳》:「太史官曰:『耿況、彭寵,俱遭際會,順時乘風,列為藩輔,忠孝之策,千載一遇也。』」 02.《歧路燈.第一○...
災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或人為的禍害。[例]古代傳說當星出現時,將有災難發生。
殺人如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二七.天官書》秦始皇1>之時,十五年星2>四見,久者八十日,長或竟天3>。其後秦遂以兵滅六王4>,并中國,外攘5>四夷6>,死人如亂麻,因以張楚並起,三十年之閒兵相駘藉,不可勝數。自蚩尤以來,未嘗若斯也。 〔注解〕 (1) 秦始皇:姓嬴名政(西元前259∼西元前210),即位第二十六年統一天下,建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廢封建,行郡縣,以集權中央;統一度量衡與文字;開闢馳道,修築長城,以鞏固國防;為消除反側與箝制思想,沒收民間兵器,偶語詩書者棄市,又有焚書坑儒之事。五度巡行天下,北逐匈奴,南征百越。始皇三十七年死於巡遊途中。 (2) 慧星:環繞太陽運行的小質量天體。主要...
諭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喻示、曉喻。《金史.卷一六.宣宗本紀下》:「以星見,改元,大赦。諭旨宰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