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49.32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格式化形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資料以規定的方式格式化。
表狀形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由列印輸出的表格形式
巴科斯正規形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巴科斯諾耳形式】(Backus-Naur form; BNF)。
連續報表;連續形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互相銜接連續印出的表格。
帶布置形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載磁帶上記錄內容格式時所用的方式;包含區名、資料種類等等。
末稍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舞譜動作名詞。末稍指身體部位的一端,此端與身體中心的距離最遠。
Ann Hutchinson《Labanotation: The System of Analyzing and Recording Movement》1977.
摩擦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學名詞。一物體與所接觸之另一物體間之滑動或滾動運動所產生的阻力。
形式運思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形式運思期1.1 發展階段1.2 假設演繹推理1.3 命題推理1.4 組合推理1.5 參考書目 形式運思期 發展階段此時期的孩童約為11歲以上的青少年,通常在此時的孩童已具備有一般成人的腦力,他所不足的部分,僅僅只是在生活上的歷練經驗,以及在社會中的相處,此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種能力發展為,假設演繹推理,組合推理以及命題推理,這三者是到達此時期的孩童,與之前所差別最大之處。 假設演繹推理此項能力說明了此時期的腦部發展,足以讓他們進行一連串的...
形式訓練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十八世紀時,有些教育學者認為心智可由練習而強化其功能,正如人體的肌肉可由鍛鍊而變得更強壯一樣。此種說法稱為形式訓練說,是學習遷移最早的理論之一。
  信服形式訓練說的教育學者認為學校教材的選擇不必重視實用價值,只要重視其對心智訓練所具備的功能即可。亦即教師若認為記憶是一項重要的心智能力(官能),就應該選一些有助於記憶訓練的教材讓學生練習。在此理念之下,歐美許多學校的老師普遍重視拉丁文和數學的教學,認為這兩種科目對於記憶、推理、邏輯思考等心智訓練具有相當大的遷移效果。當時的教育學者深信人的心智能力只要加以訓練,使其發展得更好,就可遷移到同性質的所有問題上。因此學校教育的目的只是在...
形式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注重形式條件,而忽略內在實質精神的思想潮流。如:「如今社會形式主義倡行,大家多用權勢地位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否,這種觀念需要導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