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62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精思熟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而無行危3>。 〔注解〕 (1) 秦:戰國時秦國。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約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積極東侵。惠王時重用張儀,以連橫政策離間六國。昭襄王用范雎採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秦王政二十六年 (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2) 索:索求、索討。 (3) 無行危:謂莫行圍梁之危事。
疾入膏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禮而歸之。 〔注解〕 (1) 秦:春秋時國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地約在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地約在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到了戰國孝公時定都咸陽,直到秦王政二十六年統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2) 緩:春秋時秦國名醫,生卒年不詳。 (3) 為:指醫治。 (4) 豎子:兒童。 (5) 肓:音ㄏㄨㄤ,人體心臟下、橫隔膜上的部位。 (6) 膏:古代稱心下脂肪。 (7) 達:指針。
疾首痛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常。見「二三其德」。 (5) 秦:春秋時國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地約在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地約在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到了戰國孝公時定都咸陽,直到秦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6) 令狐之盟:春秋魯成公十一年,秦、晉兩國因為邊界問題在令狐這個地方訂立的盟約。令狐,春秋時晉地,故城約在今山西省臨猗縣一帶。 (7) 三公:指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 (8) 三王:指楚成王、楚穆王、楚莊王。 (9) 出入:結交來往。 (10) 唯利是視:一心一意只追求利益。 (11) 不穀:不善,古代君侯之謙稱。此處指楚國君王。...
水乳相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水乳交融」。見「水乳交融」條。01.《高僧傳.三集.卷一六.唐撫州景雲寺上恆傳》:「貞元初,徙居豫章龍興寺,與廬阜法真、……塤箎合韻,水乳相資。」(源) 
做東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注解〕 (1) 秦:秦國。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約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積極東侵。惠王時重用張儀,以連橫政策離間六國。昭襄王用范雎採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秦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2) 晉:晉國,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3) 鄭:周朝諸侯國之一。故址位於今河南省新鄭縣。 (4) 執事:執掌事務的人。 (5) 鄙遠:指秦國若得鄭地以為國,則須越過晉國之地。 (...
秦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約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積極東侵。惠王時重用張儀,以連橫政策離間六國。昭襄王用范雎採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秦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紙上譚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眾遂降秦,秦悉阬之。 〔注解〕 (1) 秦:戰國時秦國。戰國時七雄之一。約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今之陝西省興平縣東南的槐里城。秦王政二十六年 統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2) 趙:戰國時趙國。戰國時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3) 長平:地約當今山西省高平縣西北。 (4) 趙奢:戰國時趙國人,生卒年不詳。秦伐韓時,韓請救於趙,趙以為將,大破秦軍,號馬服君。 (5) 藺相如:戰國時趙國人,生卒年不詳。趙惠王時,秦昭襄王欲以十五城池,易換趙國的和氏璧,相如懷璧前往,見秦王無償城的誠意,乃完璧歸趙。後來在秦、趙澠池之會,智辯秦王,使趙王...
盧照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蜀後,寓居洛陽。曾被橫禍下獄,為友人救護得免。後染風疾,居長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藥中毒,手足殘廢。徙居陽翟具茨山下,買園數十畝,疏鑿潁水,環繞住宅,預築墳墓,偃臥其中。他「自以當高宗時尚吏,己獨儒;武後尚法,己獨黃老;後封嵩山,屢聘賢士,己已廢。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書》本傳)。由於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和長期病痛的折磨,終於自投潁水而死。盧照鄰的生卒年,史無明載。武則天登封于嵩岳,盧照鄰說到「後封嵩山」及其高宗鹹亨四年(673)所作《病梨樹賦》序「餘年垂強仕,則有幽憂之疾」推斷其時已年近四十,鹹亨四年下距登封元年為2...
蠡測管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職位,毅奔趙,封為望諸君,後卒於趙。 (3) 秦: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約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積極東侵。惠王時重用張儀,以連橫政策離間六國。昭襄王用范雎採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秦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二二一年)統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4) 李斯:?∼西元前208,字通古,楚國上蔡人。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後受秦始皇重用,入秦為相。秦統一天下後,主張廢封建,定郡縣,行禁書令,統一文字。後為趙高所害,腰斬於咸陽市。 (5) 酈食其:號廣野君,生卒年不詳。陳留高陽人,秦末辯士。曾謁劉邦,說陳留,又說齊,下七十餘城。及韓信襲齊,齊以...
宋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著作 生平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安陸(今屬湖北)人,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中國北宋文學家、史學家。與其兄宋庠詩文齊名,時呼「小宋」、「大宋」,合稱「二宋」。 簡介少時家道中落,宋天聖二年(1024年)與其兄宋郊同舉進士,宋祁原為殿試第一,理應貴為狀元。當時輔政的章獻太后覺得弟弟比哥哥名次高不合禮法,所以改判宋郊為第一,宋祁第十。[[初任復州軍事推官。召試,授直史館。歷官國子監直講、太常博士、龍圖閣學士、史館修撰、知制誥、工部尚書、翰林學士承旨。宋祁處於北宋階級矛盾的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