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王鼎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憶錄,目前,這部回憶錄已經出版了三冊,第一冊「昨天的雲」,寫他的故鄉、家庭和抗戰初期的遭遇。第二冊「怒目少年」,寫抗戰後期到大後方做流亡學生的情形。第三冊「關山奪路」,寫國共內戰時期跋涉六千七百里路的坎坷。最後一冊,王鼎鈞要寫他在臺灣看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和付出了什麼。王鼎鈞要用這四本書顯示那一代中國人的因果糾結,生死流轉。這樣宏大的寫作心願,完全顯示出王鼎鈞的豪邁與氣魄。 觀點王鼎鈞自述:一生流亡,閱歷不少,讀書不多,文思不俗,勤奮不懈。 正式寫作由一九四九年算起,迄今未敢荒廢,曾嘗試評論、劇本、小說、詩、散文各種文體...
|
瞋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怒目、眥目
|
相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對面。[例]他們倆因意見不合而怒目相向。
|
方天畫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兵器。《三國演義》第三回:「時李儒見丁原背後一人,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
|
話不投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談話時雙方的意見、看法不一致。[例]他們倆因話不投機而怒目相向。
|
瞪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怒目、怒視
|
筆誅口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林,此某所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也。兄臺胸無成見,不落方隅,故可痛快言之,若語他人,則似荊軻與蓋聶論劍,怒目視之,所不免矣。 〔注解〕
(1) 呂東萊:呂祖謙(西元1137∼1187),字伯恭,宋金華人。官至直祕閣著作郎、國史院編修,與朱熹、張栻齊名,稱為「東南三賢」。其文詞閎肆辨博,於《詩》、《書》、《春秋》,多究古義,學者稱「東萊先生」。著有《東萊集》、《東萊左氏博議》等。
(2) 宿:音ㄒ|ㄡˇ,夜晚。
(3) 蓽門圭竇:比喻貧苦人家或貧苦人家居住的簡陋環境。見「篳門圭竇」。
(4) 老奸巨滑:深歷世情而極奸詐狡猾的人。見「老奸巨滑」。
|
白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怒目斜視,眼睛露出較多的白色部分,表示輕視鄙惡。如:「彬彬有禮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會惹人白眼。」唐.戴叔倫〈行路難〉:「白眼向人多意氣,宰牛烹羊如折葵。」《晉書.卷四九.列傳.阮籍》:「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
|
睚眥之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怒目而視的怨恨。引申為極小的怨恨。《舊唐書.卷五六.李子通傳》:「性好施惠,家無蓄積,睚眥之怨必報。」《三國演義》第六五回:「法正為蜀郡太守,凡平日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也作「睚眥之隙」、「睚眥之嫌」、「睚眥之私」。
|
張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睜大眼睛,怒目而視。《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三國演義》第四七回:「曹操於几案上翻覆將書看了十餘次,忽然拍案,張目大怒。」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