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16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獄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理牢獄的官吏。《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傳》:「丞相公孫弘者,齊菑川國薛縣人也,字季。少時為薛獄吏,有辠,免。」《儒林外史》第一一回:「那時懊惱不如竟到沭陽,也免得與獄吏為伍。」
狗盜雞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悔,如果天亮前孟嘗君一行人不能出關,就會被秦昭王派出的人馬追回,那時便不可能離開秦國了。孟嘗君心中正懊惱時,另一名善於模仿雞叫的食客學了幾聲雞叫,引得附近的雞紛紛叫了起來。守關的士兵聽到雞鳴,以為天亮了,就把關門打開,讓孟嘗君一行人出關。等秦國的追兵到達,孟嘗君一行人早已離開秦國,再也追不到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雞鳴狗盜」,用來比喻有某種卑下技能的人,或指卑微的技能,亦用於形容卑劣低下的人或事。
堵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懊惱。如:「對於自己的一時大意,越想越堵心。」
靈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奇的功效。《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下.贊曰》:「不探精遠,曷感靈效。」《紅樓夢》第二五回:「賈政見都不靈效,著實懊惱。」
想一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略加思索。《儒林外史》第三回:「自己心裡懊惱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薩計較起來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懊憹」條。
心亂煩悶的樣子。《集韻.平聲.江韻》:「憹,心亂也。」
不解之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不開的仇恨。形容仇恨很深。《文明小史》第三四回:「這班人氣極,白費工夫不算,又倒貼了本錢,萬分懊惱,更合那些維新人結了不解之仇。」
刮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吵鬧不休。元.商衟〈新水令.彩雲聲斷紫鸞簫套.七弟兄〉曲:「懊惱、這宵、受煎熬。被淒涼一弄兒相刮躁。」也作「聒噪」、「聒躁」。
三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本指空門、無相門與無作門。後泛指寺院的大門。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休道立下寺,我連三門都與你蓋了。」元.王實甫《破窯記》第二折:「呀!他在我三門下寫下兩句詩,男兒未遇氣沖沖,懊惱闍黎齋後鐘。」
懊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懊惱煩悶。《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婁忒沒口中不說,心下懊悶,待要別尋個事,將這廝打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