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古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懷舊之感。唐.杜甫〈登兗州城樓〉詩:「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
課程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0世紀60年代末期,美國又迅速墮入“冰川時代”。面對著新的幻滅,許多人在萬般無奈之中產生了深深的“懷舊”情愫,社會呼籲“複歸人性”的聲浪日益高漲。正是在這種日趨濃重的“無奈”與“懷舊”社會氛圍之中,人本主義教育應運而生,成為人們新的寄託。社會改造主義課程理論:強調以社會問題為中心。社會重建將「社會」視為課程的重要實體,學生必須學習社會中的各種面向與問題,如此才有能力去克服阻礙,並創造一個具有正義和公理的理想人類社會。然而傳統課本中的社會學、政治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抒發、發表。《文選.班固.西都賦》:「願賓攄懷舊之蓄念,發思古之幽情。」唐.白居易〈讀謝靈運〉詩:「豈惟玩景物,亦欲攄心素。」
木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佛教法器。相傳魚晝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魚形,擊之以警戒僧眾應晝夜思道。形制有二:一為挺直魚形,用來粥飯或集眾、警眾,懸掛在寺院走廊上。一為圓狀魚形,誦經時所用,放在案上。明、清以來,民間音樂和潮劇、粵劇中常用到木魚。使木魚除法器外兼具樂器功能。唐.司空圖〈上陌梯寺懷舊僧〉詩:「松日明金像,山風響木魚。」《水滸傳》第四五回:「若怕五更睡著了,不知省覺,卻那裡尋得一個報曉的頭陀,買他來後門頭大敲木魚,高聲叫佛,便好出去。」
幽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遠的情思。《文選.班固.西都賦》:「願賓攄懷舊之蓄念,發思古之幽情。」《西湖佳話.靈隱詩跡》:「夏之日,風冷泉亭,可以蠲煩消暑,起人幽情。」
一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房屋一所,稱為「一間」。如:「一間臥房」。唐.韓愈〈題楚昭王廟〉詩:「猶有國人懷舊德,一間茅屋祭昭王。」
爛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王質上山砍柴,遇仙人下棋,置斧而觀,後見斧柄朽爛,回家時,已百歲,時人皆不識的故事。典出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後比喻人世的變換轉移。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若還奏曲能招鳳,在此觀棋必爛柯。」
晨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早晨的風。《文選.潘岳.懷舊賦》:「晨風淒以激冷,夕雪暠以掩路。」唐.柳宗元〈巽公院五詠.芙蓉亭〉:「清香晨風遠,溽彩寒露濃。」
森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樹木茂盛的樣子。《文選.潘岳.懷舊賦》:「墳壘壘而接壟,柏森森以攢植。」唐.杜甫〈蜀相〉詩:「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飛鴻印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雪泥鴻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和子由澠池懷舊〉詩是蘇軾給他弟弟蘇轍的一首詩。蘇軾回憶當年與弟弟曾到過澠池,借宿在一所寺廟內,他們曾在寺廟的牆壁上題詩,但如今廟裡的老和尚已經過世,題詩的牆壁也許也崩壞了。蘇軾在詩中寫著:人生的遭遇,就像飛雁踏過雪地留下的爪印一樣,是那麼偶然,鴻雁飛走後,沒有人知道牠的去向。蘇軾感慨自己一生漂泊,仕途不順,境遇就像鴻雁偶然在雪泥留下爪印一樣地飄忽不定,不由得感慨萬千。後來「雪泥鴻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往事所遺留的痕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