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連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平劇的武戲中,甲方把乙方打倒,乙方再把甲方打倒,這樣循環表演,稱為「連環」。
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明處射來的槍容易及時躲開,暗中射來的箭卻難以提防。常比喻公開的攻擊容易對付,而暗中的攻擊比較難以提防。元.無名氏《獨角牛》第二折:「孩兒也,一了說明槍好躲,暗箭難防,我暗算他搬將過來,則一拳打倒那廝。」也作「明槍易趓,暗箭難防」、「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明鎗容易躲,暗箭最難防」、「明鎗容易躲,暗劍最難防」、「明鎗易躲,暗箭難逃」。
擊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打倒、打敗。如:「經過那次慘痛的失敗後,他心中無時無刻不在想如何將對方擊倒!」
2.拳擊比賽中,若被對方擊倒在地,超過十秒未能站起,或被打倒在地達三次者,均被判為「擊倒」。
干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訴訟案有關係的證人。《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縣主問眾干證口詞,也有說打倒的,也有說推跌的」。《儒林外史》第二四回:「不想被庵裡鄰居牽去殺了,所以來告狀,就帶施牛的這個人做干證。」
造反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在文化大革命時,一些紅衛兵組織打著毛澤東所提出「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的口號,自稱「造反派」。他們在地方上以向上奪權、打倒領導幹部為目標;在中央則清除異己,視老幹部為眼中釘。如今在大陸凡是幹壞事者,被稱為「造反派」。
討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要一部分別人既得的利益。《水滸傳》第三八回:「討頭的、拾錢的、和那把門的,都被他打倒在裡面。」
摟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迎頭。如:「摟頭就是一棍,歹徒把受害者打倒在地。」《紅樓夢》第六三回:「順手拿起一個熨斗來摟頭就打,嚇的賈蓉抱著頭,滾到懷裡告饒。」
手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本領、才能。元.無名氏《獨角牛》第二折:「我若無手眼,不喫這廝打倒了?」
扳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倒、弄倒。如:「他的政敵地位穩固,很難扳翻。」《西遊記》第二一回:「可憐!可憐!我只道是怎麼樣扳翻不倒的好漢,原來是這般一個骷髏的病鬼!」《儒林外史》第五一回:「那堂上堂下皂隸,大家吆喝一聲,把夾棍向堂口一摜,兩個人扳翻了鳳四老爹,把他兩隻腿套在夾棍裡。」
騰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打倒。《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八:「你男子漢放些主意出來,不要被他騰倒。」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