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正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雜劇的角色之一。扮演劇中主要男性人物。全劇只有一位正末,每折皆須出場,但四折中可扮演不同人物。也稱為「末泥」。
視死若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車不結轍3>,士不旋踵4>,鼓5>之而三軍之士視死如歸,臣不如王子城父6>,請立為大司馬。決獄折中,不殺不辜,不誣無罪,臣不如賓胥無,請立為大司理。犯君顏色,進諫必忠,不辟死亡,不撓富貴,臣不如東郭牙,請立以為大諫之官。此五子者,夷吾一不如,然而以易夷吾,夷吾不為也。君若欲治國彊兵,則五子者存矣;若欲霸王,夷吾在此。」桓公曰:「善。」 〔注解〕 (1) 盡地之利:據新編諸子集成本《管子》原作「多眾盡地之利」,義難解。或疑「多眾」為衍文,今據刪。 (2) 廣牧:廣大的牧地。 (3) 結轍:車子的軌跡交錯。車不結轍,喻善於指揮戰車,使戰車不亂。 (4) 旋踵:轉身,指畏縮退後。士不旋...
露尾藏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卻兩次讓卜算失靈,周公因而妒恨在心。於是周公設計強娶桃花女為媳,又暗中佈下各種法術欲陷害她。在第二折中,周公預言家中的僕人彭大陽壽將盡,結果過了時辰,彭大卻沒有死。周公心中疑惑,一問之下,知道是桃花女幫彭大延長了壽命。周公心中十分生氣,想出一計準備報復,便要彭大送聘禮給任二公,卻要彭大假稱是自己要給桃花女的謝禮。彭大不知這是周公的詭計,念及過去周公待他不薄,如果自己還畏畏縮縮「藏頭露尾」的,怎能算是知恩報恩之人呢?就答應了。這裡的「藏頭露尾」就是用來形容畏縮的樣子。
決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判決獄訟。《管子.小匡》:「決獄折中,不殺不辜。」《漢書.卷四○.陳平傳》:「天下一歲決獄幾何?」
看景生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見景生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元朝宮大用所作的《七里灘》一劇,內容是演東漢時隱居在七里灘的隱士嚴光,不肯應好友光武帝劉秀的邀請出仕的故事。第四折中,在劉秀熱切邀約之下,嚴光答應到京城和他見面,結果受到熱情的接待。眼裡看到的是金碧輝煌的宮殿,吃的是山珍海味,但是嚴光依然不為所動,他還是想念七里灘那「水似藍,山如黛」的隱居生活,不由地「見景生情,睹物傷懷」,表示因為眼前所見的景象,而觸發了內心情感,引起感傷。後來「見景生情」被用來形容看到眼前的景象而觸發自己的情感。(二)元朝無名氏所作《翫江亭》一劇,是演鐵柺李岳度牛璘、趙江梅重回仙班的故事。第三折中,趙江梅上街找跟隨鐵枴李岳出...
赴難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車不結轍3>,士不旋踵4>,鼓5>之而三軍之士視死如歸,臣不如王子城父6>,請立為大司馬。決獄折中,不殺不辜,不誣無罪,臣不如賓胥無,請立為大司理。犯君顏色,進諫必忠,不辟死亡,不撓富貴,臣不如東郭牙,請立以為大諫之官。此五子者,夷吾一不如,然而以易夷吾,夷吾不為也。君若欲治國彊兵,則五子者存矣;若欲霸王,夷吾在此。」桓公曰:「善。」 〔注解〕 (1) 盡地之利:據新編諸子集成本《管子》原作「多眾盡地之利」,義難解。或疑「多眾」為衍文,今據刪。 (2) 廣牧:廣大的牧地。 (3) 結轍:車子的軌跡交錯。車不結轍,喻善於指揮戰車,使戰車不亂。 (4) 旋踵:轉身,指畏縮退後。士不旋...
頭藏尾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卻兩次讓卜算失靈,周公因而妒恨在心。於是周公設計強娶桃花女為媳,又暗中佈下各種法術欲陷害她。在第二折中,周公預言家中的僕人彭大陽壽將盡,結果過了時辰,彭大卻沒有死。周公心中疑惑,一問之下,知道是桃花女幫彭大延長了壽命。周公心中十分生氣,想出一計準備報復,便要彭大送聘禮給任二公,卻要彭大假稱是自己要給桃花女的謝禮。彭大不知這是周公的詭計,念及過去周公待他不薄,如果自己還畏畏縮縮「藏頭露尾」的,怎能算是知恩報恩之人呢?就答應了。這裡的「藏頭露尾」就是用來形容畏縮的樣子。
酌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折中、不偏不倚。《舊五代史.卷一四八.選舉志》:「望以中書條件及王松等所論事節委銓司點檢,務在酌中,以為定制。」《朱子語類輯略.卷五.論自注書》:「醫者用藥,也只用平平穩穩底藥,亦不能為害,亦不能治病。是他初不曾識得病,故且如此酌中。」
無聲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遊戲。《通俗常言疏證.戲玩.無聲戲》引《鄭厚藝圃折中》:「童齔時,與同隊行笑令,曰無聲樂。十數輩環立相視,笙簫鼓板,各司其一,手之所指,口之所擬,儼如其狀,瞠目禁聲,先笑者罰。」
駮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糾正錯誤。《後漢書.卷六四.延篤傳》:「篤論解經傳,多所駮正,後儒服虔等以為折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