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越俎代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古時候的許由是個有名的高士,莊子在〈逍遙遊〉中對他極為推崇。據說,堯到晚年時想讓位給許由,可是他卻堅不接受,並且說:「你已經將天下治理得非常好,難道現在我會為了外在的虛名來取代你嗎?小鳥在林中築巢,不過佔了一根樹枝;偃鼠到河邊喝水,也不過喝到肚子飽。你回去休息吧!我要這麼大的天下做什麼呢?縱使廚師不下廚,主祭人也不能因此越過禮器,代替廚師去烹煮食物。」後來「越俎代庖」這個成語,就從許由所說的「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ㄗㄨㄣ ㄗㄨˇ)而代之矣」這句話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踰越職分代人辦事。
朝三暮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好吧!就改成早上四個,晚上三個,這樣總可以了吧?」猿猴一聽到早上可以多吃一個,就蹦蹦跳跳、高興地接受了。 補充(1)相似詞:朝秦暮楚、顛三倒四、舉棋不定(2)反異詞:一心一意 例句何必為他移情別戀而傷心呢?那種「朝三暮四」的男人,不嫁也罷! 參考資料嚴崑陽、張夢機、曾昭旭、黃慶萱、陳新雄編著<實用成語辭典>,p.377,牛頓出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接受。《管子.小匡》:「應公之賜,殺之黃泉,死且不朽。」
曲突徙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了表示感謝,便擺設宴席,招待那些幫忙救火的人,唯獨沒有邀請最先提醒他預防火災的客人。如果他一開始就接受那位客人的建議,做好預防措施,也就不會發生火災,所以他最應該感謝的,其實是那位客人。相同地,如果皇上接納徐福的建議,事先壓制霍氏,那麼朝廷也就不必付出那麼大的代價了。」宣帝看了奏摺,覺得很有道理,就下令賜給徐福財帛官爵,做為獎勵。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曲突徙薪」,用來比喻事先採取措施,以防止危險發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蒙受、接受。如:「承蒙」、「承贈」。《左傳.僖公十五年》:「君之未入,寡人懼之;入而未定列,猶吾憂也;苟列定矣,敢不承命。」
放蕩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放浪形骸,放縱不拘,放浪形骸,放縱不拘反義:規行矩步,循規蹈矩,謹小慎微辨似: 形音辨誤同「放蕩不羈」及「放浪形骸」都有行為放縱,為所欲為的意思。異「放蕩不羈」側重在不受約束,可用以形容一個人的表現或性格;「放浪形骸」側重在不拘外在形貌,用以形容一個人的表現,不可形容性格。例句對於放蕩不羈的藝術家,一般人常用寬容態度接受他們。他生性放蕩不羈,所以不太注意生活細節。
怙惡不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怙惡不悛」原作「長惡不悛」。據《左傳.隱公六年》載,春秋時,結鄰的陳、鄭二國時常發生爭端而彼此交惡。後來鄭國曾提出請求,希望能夠與陳國和平共處。當時,陳桓公弟五父認為廣結善緣是國家的重要施政方針,因此建議接受講和。但陳桓公卻認為宋、衛國才是難以對付的敵手,鄭國算不了什麼,就拒絕接受鄭國的講和。結果在陳桓公六年五月時,鄭國入侵陳國,陳國大敗,被擄去許多財物及俘虜。對於這樣失敗的結果,當時的人便加以評論說:「善不可丟失,惡不可滋長。」陳桓公因為不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後來「怙惡不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人作惡多端,不肯悔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奉、接受。《管子.形勢》:「銜命者,君之尊也。」《禮記.檀弓上》:「銜君命而使,雖遇之不鬥。」
當仁不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動承擔應該做的事,而不推讓。語出《論語.衛靈公》。[例]大家推選他擔任會長,他當仁不讓的接受了。
陽奉陰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兩面三刀反義:心口如一,言行一致,表裡如一辨似: 「陽奉陰違」及「口是心非」都有表裡不一的意思。 「陽奉陰違」一般用在下級對上級時,且側重於行事前後不一;「口是心非」使用對象較廣,但側重於言語與心意不一。 陽奉陰違 口是心非 辨似例句 ○ ㄨ 公務人員應該依法行事,不可~。 ㄨ ○ 這種沒有誠意、~的道歉,我無法接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