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43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死有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生是死都已命中註定,人力無法扭轉改變。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抱朴子.內篇.對俗》:「生死有命,脩短素定,非彼藥物,所能損益。」《三國演義》第五○回:「生死有命,何哭之有!如再哭者立斬!」
魏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580~643)字玄成,唐曲城(今山東省掖縣)人。太宗時拜諫議大夫、檢校侍中,諫諍剴切,累官至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後總修周、隋等史,多所損益,時稱良史。以疾卒於官,諡文貞。
金科玉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金科玉律」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揚雄〈劇秦美新〉(據《文選.卷四八.符命》引)昔帝纘皇,王纘帝,隨前踵古,或無為而治,或損益而亡。豈知新室委心積意,儲思垂務,旁作穆穆,明旦不寐,勤勤懇懇者,非秦之為與?夫不勤勤,則前人不當;不懇懇,則覺德不愷。是以發祕府1>,覽書林2>,遙集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禮樂之場,胤3>殷、周4>之失業,紹5>唐、虞6>之絕風,懿律7>嘉量8>,金科玉條,神卦靈兆,古文畢發,煥炳照曜,靡不宣臻9>。式軨軒旂旗以示之,揚和鸞肆夏以節之,施黼黻袞冕以昭之,正嫁娶送終以尊之,親九族淑賢以穆之。 〔注解〕 (1) 祕府:宮廷保藏圖書祕記的地方。 (2) 書林:形...
玉律金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金科玉律」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揚雄〈劇秦美新〉(據《文選.卷四八.符命》引)昔帝纘皇,王纘帝,隨前踵古,或無為而治,或損益而亡。豈知新室委心積意,儲思垂務,旁作穆穆,明旦不寐,勤勤懇懇者,非秦之為與?夫不勤勤,則前人不當;不懇懇,則覺德不愷。是以發祕府1>,覽書林2>,遙集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禮樂之場,胤3>殷、周4>之失業,紹5>唐、虞6>之絕風,懿律7>嘉量8>,金科玉條,神卦靈兆,古文畢發,煥炳照曜,靡不宣臻9>。式軨軒旂旗以示之,揚和鸞肆夏以節之,施黼黻袞冕以昭之,正嫁娶送終以尊之,親九族淑賢以穆之。 〔注解〕 (1) 祕府:宮廷保藏圖書祕記的地方。 (2) 書林:形...
通時達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武,歷年未效。常恐殞沒,孤負國恩,寤寐永歎,夕惕若厲。今臣群寮以為在昔虞書敦敘九族,庶明勵翼,五帝損益,此道不廢。周監二代,並建諸姬,實賴晉、鄭夾輔之福。高祖龍興,尊王子弟,大啟九國,卒斬諸呂,以安大宗。今操惡直醜正,寔繁有徒,包藏禍心,篡盜已顯。既宗室微弱,帝族無位,斟酌古式,依假權宜,上臣大司馬漢中王。臣伏自三省1>,受國厚恩,荷任2>一方,陳力未效,所獲已過,不宜復忝3>高位以重罪謗。群寮4>見逼,迫臣以義。臣退惟寇賊不梟5>,國難未已,宗廟傾危,社稷將墜,成臣憂責碎首之負。若應權通變,以寧靖6>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敢慮常宜,以防後悔。輒順眾議,拜受印璽,以崇國威。仰惟爵號,位高...
典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度文物。《隋書.卷四九.牛弘傳》:「牛弘篤好墳籍,學優而仕,有淡雅之風,懷曠遠之度,採百王之損益,成一代之典章,漢之叔孫,不能尚也。」唐.韓愈〈請復國子監生徒狀〉:「國家典章,崇重庠序,近日趨競,未復本源。」
憤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憤發怒的樣子。《淮南子.人間》:「孔子讀易至損益,未嘗不憤然而嘆。」
達權知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武,歷年未效。常恐殞沒,孤負國恩,寤寐永歎,夕惕若厲。今臣群寮以為在昔虞書敦敘九族,庶明勵翼,五帝損益,此道不廢。周監二代,並建諸姬,實賴晉、鄭夾輔之福。高祖龍興,尊王子弟,大啟九國,卒斬諸呂,以安大宗。今操惡直醜正,寔繁有徒,包藏禍心,篡盜已顯。既宗室微弱,帝族無位,斟酌古式,依假權宜,上臣大司馬漢中王。臣伏自三省1>,受國厚恩,荷任2>一方,陳力未效,所獲已過,不宜復忝3>高位以重罪謗。群寮4>見逼,迫臣以義。臣退惟寇賊不梟5>,國難未已,宗廟傾危,社稷將墜,成臣憂責碎首之負。若應權通變,以寧靖6>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敢慮常宜,以防後悔。輒順眾議,拜受印璽,以崇國威。仰惟爵號,位高...
牛之一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三國志.魏書.卷三.明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曰:「臣知言出必死,而臣自比於牛之一毛,生既無益,死亦何損?」《周書.卷三九.杜杲傳》:「長湖總戎失律,臨難苟免,既不死節,安用以為?且猶牛之一毛,何能損益。」也作「九牛一毛」。
引咎責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認過失並自我責備。《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後壹姦罪發露伏誅,權引咎責躬,乃使中書郎袁禮告謝諸大將,因問時事所當損益。」《舊五代史.卷一一八.周書.世宗本紀五》:「雖古人有引咎責躬,因災致懼,亦無以過此也。」也作「引咎自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