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4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隔靴之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隔著靴子的搔癢。比喻不切實際的做法。見「隔靴搔癢」條。01.清.李漁〈復王左車書〉:「始知身未極貧,而勸人以忍飢耐寒勿稱貸者,皆隔靴之搔、隔膜之視,徒足益人痛癢。」
溼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皮膚上的病變。症狀為皮膚會出現紅疹子,然後變得潮溼、潰爛,乾燥後就結黃色的痂,最後皮膚變厚、變乾而沒彈性,也會有搔癢的感覺。大都發生在嬰兒和兒童身上。過敏、過度乾燥、摩擦或其他不明原因都有可能引起溼疹。[例]溼疹的治療必須先找出原因,才好對症下藥。
隔靴抓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痒」同「癢」。「隔靴抓痒」即「隔靴搔癢」。見「隔靴搔癢」條。01.《續傳燈錄.卷一二.安福子勝禪師》:「若也揚眉瞬目,又是鬼弄精魂,更或拈拂敲床,大似隔靴抓痒。」 
夾被摩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切實際。《十二樓.萃雅樓.第一回》:「他若肯說個好字,不是『隔靴搔癢』、『夾被摩痛』,就可以了得事的,畢竟要認真舞弄。」
接觸性皮膚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因皮膚接觸具有刺激性或易引起皮膚過敏的物質而造成的皮膚病。通常接觸部位會有紅腫、搔癢、燒灼感等症狀。
癩皮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病菌寄生在皮膚表面,搔癢難當,抓扒後,每至潰破,汁水淋漓,病情反覆不易痊癒。
體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一種因感染黴菌而引發的皮膚病。當發生在掌、蹠、頭皮、臉部、鼠蹊部、臀部以外部位時稱之,為淺紅色環形斑,表面有白色鱗狀屑,並有搔癢感,可由直接或間接接觸而傳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