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809.6171 ms
共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由。4.行為改變技術的方法和策略主要源自於實驗室和應用情境中對動物和人類的行為介入的實驗研究結果,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和反應制約(respondent conditioning)的學習原理被應用在行為改變技術中。5.強調系統而科學地展現行為改變的成效。6.強調參與行為改變方案中的每一位成員對於介入成效的解釋。7.行為改變技術不只為由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或半專業人員執行,只要技術有正確而完整的說明,父母、教師、教練和其他人也能夠應用它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幫助個體。 關鍵字 中文關鍵詞:行為改變...
|
仿同治療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在治療上的意義。目前實徵研究確定了模仿的過程可使有機體學到新的行為,並能維持此一新行為,其歷程與操作制約獲得新行為是相同的。實施模仿的過程有三項重要因素:1. 要有模式作為仿同的對象。模式是指一種誘導的刺激,它能引導出當事人適當的行為。而模式可能是輔導者親自示範的一種適切行為;或使用文字符號來說明適當的行為;或以錄音帶下自己行為的自我模式。2. 模式呈現之後,模仿的行為要在短暫的時間內出現。指個體在觀察、紀錄或學習某一模式之後,立即一隨模式而表現出來的行為,它一定要含有模式的形式或特質。即模式行為要跟模式相像,但不一...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