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42 ms
共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塵不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弘忍學法,後在曹溪寶林寺傳授禪法,為禪宗六祖。所開啟之頓悟法門,成為禪宗的正統。得法弟子四十人,其後支派並起,成為唐以後中國佛教的主流。
(2) 秀:神秀(西元606∼706),唐代高僧,俗姓李,汴州尉氏人。為禪宗五祖弘忍弟子。弘忍死後,在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傳法,聲名遠播。後為武后召到京師,朝野景仰。因在北方傳法,故其法系稱為北宗。因南宗認為他所傳的禪法是漸悟法門,故稱其禪法為「北漸」或「漸門」。
(3) 偈:音ㄐ|ˋ。梵語,義譯為頌。為佛教文學中的詩歌,無韻,每偈由四句構成。 ◎2《景德傳燈錄.卷三.僧那禪師》既不墮有無處所,則心珠獨朗,常照世間,而無一塵許間隔。
|
京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流行於北平的劇種。明末清初時,江西弋陽腔傳至北京,受其語言影響,另成的一個支派。極盛於康熙、乾隆年間,曾取代崑曲的地位,並與崑曲合演。乾隆末年逐漸衰落。
|
一塵不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弘忍學法,後在曹溪寶林寺傳授禪法,為禪宗六祖。所開啟之頓悟法門,成為禪宗的正統。得法弟子四十人,其後支派並起,成為唐以後中國佛教的主流。
(2) 秀:神秀(西元606∼706),唐代高僧,俗姓李,汴州尉氏人。為禪宗五祖弘忍弟子。弘忍死後,在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傳法,聲名遠播。後為武后召到京師,朝野景仰。因在北方傳法,故其法系稱為北宗。因南宗認為他所傳的禪法是漸悟法門,故稱其禪法為「北漸」或「漸門」。
(3) 偈:音ㄐ|ˋ。梵語,義譯為頌。為佛教文學中的詩歌,無韻,每偈由四句構成。 ◎2《景德傳燈錄.卷三.僧那禪師》既不墮有無處所,則心珠獨朗,常照世間,而無一塵許間隔。
|
大刀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清末民間的祕密會黨。為白蓮教的支派。西元一八九六年江蘇、安徽、山東等地大刀會曾先後焚教堂、殺教士,成為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的開端。
|
禪門五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禪宗在慧能之後,形成的五支派。即臨濟、溈仰、雲門、法眼、曹洞五宗派。
|
三合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祕密會黨之一。崇奉道教、佛教,初稱為「天地會」,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盛行於東南各省,支派甚多。
|
逐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仔細、詳盡。《儒林外史》第一四回:「馬二先生作了個揖,逐細的把匾聯看了一遍。」《紅樓夢》第二回:「自東漢賈復以來,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誰能逐細考查。」
|
八卦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白蓮教的支派。由清初山東單縣劉佐臣創立,後流行於河北、河南、山西一帶。教徒依八卦分為八股,故稱為「八卦教」。乾隆時因反清,教徒多被殺害。至嘉慶時以林清、李文成為首,改稱為「天理教」。
|
噶舉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藏佛教主要宗派之一。藏語bKa' brgyud pa的音譯。噶舉,意為口傳。由於此派特別著重密法的修習,而這些密法又全靠師長口授,故稱為「噶舉派」。又本派的祖瑪爾巴、密勒日巴等在修法時都穿白布裙,所以也稱為「白教」。十一世紀時,由瑪爾巴創立,傳與密勒日巴等,密勒日巴又傳法給岡波巴,由岡波巴門下弟子建立六個支派,大多以其寺院取名,教義差別不大,主要是月稱派的中觀見,強調瑜伽苦修,以證得大手印為圓滿。是西藏現存的主要佛教支派之一。
|
同州梆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種之一。為秦腔的支派,主要流行於陝西同州一帶,因此也稱為「東部秦腔」、「東路梆子」。起源於明代,以二弦為伴奏樂器,音調特別高亢。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